文/风往北被云向南
1阒然无声
[qù rán wú shēng]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
释义
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默然无声】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qù ; 寂静
【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2溘然长逝
[kè rán cháng shì]
释义
指死去。溘然,即忽然。
近义词
与世长辞
一瞑不视:暝,闭眼。一闭眼就不睁开。联想【死不瞑目】
撒手尘寰:尘寰,尘世。
例句:
大家对这位老人的溘然长逝感到无限悲伤。
他写了遗嘱和吩咐后事不久,即溘然长逝。
老伯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六岁。
3欷歔
[xī xū]
释义
叹气;抽咽声。也作“歔欷”、“唏嘘”、“嘘唏”
悲泣抽噎的样子。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操曰:『汝来何迟?』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讫,欷歔流涕。」聊斋志异.卷二.巧娘:「答云:『已投生北地矣。』生欷歔久之。」近嗟叹
近义词
叹息、太息
4烟雨溟濛
[míng méng]
释义
烟雨即如烟雾一般的细雨。
溟濛,混沌不分的样子,模糊的样子。亦作“冥蒙”、“溟蒙”。
参考烟雨迷蒙,迷蒙有烟雾弥漫,模糊不清的意思。
5藻饰
释义
①修饰、装饰
②修饰文词
③装饰成藻井的样子
④形容文采
例句
不施藻饰,不加雕琢,一篇自然和谐的文章洋洋洒洒而成。
6掣肘
chè zhǒu
释义
在别人做事的时候拉扯别人的胳膊肘,比喻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
例如
暗中掣肘;由于受到掣肘,工作难以开展。
7做和作(四声)的用法区别
都含有“制造”的意思,但不能混用,区别是:
①“做”多用于具体对象,动作性较强,如:做工、做衣服、做作业。“作”多用于抽象对象,动作性较弱,如:作孽、作曲、作别。是什么样的曲、孽、别呢?很抽象,不具体。
②情感色彩上,“做”多连接中性事物,如:做梦、做客。“作”多连接贬义词,如:作恶、作弊、作假。
③“做”是一个“全动词”,即能独立地作为一个动词,在运用中体现完整的动作意思;而“作”是“半动词”,它往往跟别的动同连起来使用,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意思,如:叫作、制作、作战等。
问题:不作赘述这个“作”用得对吗?赘述即重复累赘的叙述,通俗点就是废话连篇,有些贬义;而且赘述是怎样地赘述,很抽象;赘述是一个动词,所以要用“作”这个“半动词”。
8排遣
[pái qiǎn]
释义
◎ 排遣
指消除寂寞和烦闷
谁言易排遣?自分不胜任。——元好问《怀益之兄》
排除、解决。唐.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三启:「近者累得来书,告以羁旅固乏,闻于他人,可为酸鼻,况于某心,岂易排遣。」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有时闷了,又盼个姊妹来说些闲话排遣。」近排解
9旨趣
[zhǐ qù]
释义
词语解释
◎ 旨趣
要旨;大意。亦作“指趣”,“趣”同“趋”。旧指写书的目的与大意。
谨条序前章,畅其旨趣。——《后汉书·郎顗传》
览其旨趣。——嵇康《琴赋》
宗旨和意义。北史.卷八十四.孝行传.王颁传:「勤学累载,遂遍通五经,究其旨趣,大为儒者所称。」近意旨、意义或作「指趣」。
10窠臼
[kē jiù]
释义
词语解释
◎ 窠臼
现成格式;老套子
比喻陈旧、一成不变的规格模式。宋.朱熹.答许顺之书二十七篇之十二:「此正是顺之从来一个窠臼,何故至今出脱不得!」亦作「臼窠」。
不落窠臼
[bù luò kē jiù]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释义
窠:鸟巢;臼:舂米(chōng把谷子放在舂米桶内用舂米杵砸出壳的过程)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近义词
别出心裁、别开生面、别具匠心、不落俗套、别具一格
11嗥叫
hao 二声
可以用来形容兽类的吼叫,也指人大声哭叫、叫唤,通“号”。
12摽
[ biāo ]
1.挥之使动:“曹子~剑而去之”。
2.高扬:“~然若秋云之远”。
3.古同“标”,标榜。
[ biào ]
1.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椅子腿活动了,用铁丝~住。
2.比着:~着劲干。
3.用胳膊紧紧地钩住:他俩~着胳膊走。
4.亲近,依附(多含贬义):他们~在一块儿。
5.落:~梅。
6.打,击:“长木之毙,无不~也”。
7.捶胸的样子:“静言思之,寤辟有~”。
作者:风往北云向南
简介:做过电企、家装、新媒体,考过翻译硕士,文理都通那么一点点。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视写作阅读为此生信仰。算是书迷、影迷、乐迷、金迷、杰迷、球迷,似乎这也是个迷。
寄语:我不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只知道那是更广阔的天地。我只是迷恋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