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杭州看杨绛的传记,仿佛是见证了她和钱钟书的相识、相恋,打心底是羡慕他们夫妻的,不光是两人的学识,还有他们的爱情。
对于杨绛,我了解的不多,除了考研期间买过她的一本《走到人生边上》,记忆中还是初中语文课上学到过先生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信客老王,提到鱼肝油可以明目,这篇课文让我印象颇深。2016年五月份,在农村一个小学做支教的时候,接到先生去世的消息,同年七月在杭州的某个书店,花一下午的时间看完了《我们仨》,到此都是一些零碎的了解。
大二的时候读了钱钟书的《围城》,这本书读的还算比较细,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最初是慕名而读,毕竟是我读的书太少,总感觉领略不透《围城》其中的深意,但确实对爱情、婚姻有了新一层的看法,一直想着有时间再看一次《围城》,不知是不得足够的时间,还是静不下心。
去年生日,朋友送了我一本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梦》,放假回来前,连同课外书一起寄了回来,书还是新的,我都不记得还有这么本书。今天随手翻了翻,不曾想,这本书早已看完,确实是不记得看过了,但文字总归还是有点印象。
书看多了,会有恐慌,看得多忘得多,看的越多越无知。大一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里随口背的诗词,现在估计记得的也是所剩无几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读书无用,但我不否认文字带给我的兴奋感,多看点书,总是不会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