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灵识花海。
我们先直接来梳理今日的行动吧!
今日清晨准时如约起床了,曾经听某位名人讲过一句话:“不论当天多晚入睡,次日必定准时起床”。很开心,我今天做到了,昨晚睡了三个小时,庆幸的是,自我感觉精气神很好,状态很到位。
今天去健身房运动,我可真的太喜欢这家健身房了,24小时营业,早八晚十是有工作人员的,其余时间大家都下班了,但是健身房的门依旧为我们敞开。清晨的时光静谧,安静,无人打扰,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空间,感觉真的太美好了。
今天运动结束九点多,回来后洗漱、洗头,就已经十点多了。开心的是,昨天已经完成了大清理,今日早上时光就可以空闲出来,我就开始阅读一本买了很久却未启封的书《发现你的行动力》,这本书真的很好看,虽然只读了十几页,但我已经深深迷恋上这本书了,后来还想继续看,但奔着“长久主义”,我选择了修身养息。
在这本书中,我做了一个突破性的行为改变,这个行为,也让我变得兴奋,刺激着我想要继续阅读。作者首先就告诉读者,请开始改变:可以试试从撕书开始,意思就是,每读一页就撕掉它吧,我当时第一感受:当然不,这是一本刚买的新书,有点舍不得;况且撕掉后想重读第二遍好像也有些困难;不撕书,我也可以改变。作者早已预判了我们的答案,你看,就连只是撕书都找了这么多借口,这么简单的一个行为都不愿意,虽然,你意识到你将要做其他改变,虽然你以为撕书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行为,做不做都无所谓,而且不撕书你也已经在提醒自己去做出其他变化了。但,你懂的......
最后,我选择了“撕书”。我们可能说着:一百万个我愿意,我想改变。但永远只是说着,做着意识层面的改变,只想着关键时刻改变,但你却忘了,习惯思维的强大。唯有一兵一卒逐级瓦解,你才能意识到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你呢,不妨也买一本想看的书,试试吧!
虽然这个行为看似简单,但当我真正践行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像,这次看的十几页书,我都记住了内容,并且前后能贯穿起来,有时候不紧凑时,还会选择返回去重新梳理一遍。确实发生了连锁反应,以前读过去也就读过去了,偶尔失忆也想着赶紧读完第一遍,第二遍回过头再来看,下一刻忽略了什么早已忘乎所以。这次的行为充满趣味性,可能还会有很多其他神奇的事情发生,我很期待,也渴望尽快抽时间阅读。
后面,我还想继续阅读,但两小时过的贼快,看钟表时,已经十二点了,我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餐后是两点了,想再看,可是,我需要休息,我的身体需要补充些睡眠获取充足的能量,继续保持充满活力的生命力。我就前往公园散步,回来就三点多,我就开始睡觉,晚上六点起床吃晚餐。开始自己的其他工作。
好了,梳理工作完成。现在,让我们来到灵感的舞台吧!
平衡
这个是我在运动的时候,萌生的感受。呼吸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个行为,但却格外重要。因为惯性呼吸,因为自主呼吸,我们忘记了觉知它,这个在我们的生命中至关重要的行为,我们更需要在一呼一吸之间找到平衡。从今天起,感受一呼一吸,有意识地控制和感受,习惯性地做动作固然轻松,但为了更有意识地活着,请和我一起觉察呼吸吧。这样做,我们逐渐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先感受自己的一切需要,在爱与被爱之间找到平衡,然后,逐渐靠近自己想要去创建的模式。
选择
这个“课题”我正在觉知和突破,前两天我给家人表达了爱,因为我想做一个简单幸福快乐的人,我希望自己能看见爱,能发现每个人的阳光和灿烂,然后,好好爱身边的人,爱我的家人们。我很爱他们,但我想更多地在家庭氛围中表达出来,传播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我尝试着主动,和自己和解,和家人和解,但我们总是习惯于某一模式——更多的付出和给予背后总是蕴藏着渴望索取更多。我一边希望自己能更爱父母,一边也期待着父母更多地向我表达他们对我的爱。虽然一遍遍宽慰自己:“不表达”不代表“不爱”,“表达的爱得不到回应”不代表“不爱”。可是,心里还是很难过,得不到平等的同样程度的爱。今天,我突然明白:一切都是我的选择,我都可以有选择,我也可以选择如何做?何必要纠结这件事情的发展呢?我给出了爱,表达了爱,但没有感受到父母因此的欣慰和喜悦之情,我无需考虑父母关于这件事情的态度,以及我的爱对他们是否重要,以及,我未来如何将这份爱持续下去,甚至动力来自哪里?本质,都是我在“付出和索取”之间发生了矛盾,今后,关于“我是否表达爱”,“我是否期待得到回应反馈以行动”“我甚至产生自己不够圆满的想法”这些都将统统远去,我将不再因此困扰。一切都是我的选择,我都可以有选择,我可以根据我的感受做事,不对任何人进行要求,也不强求自己,宽恕自己,也宽恕别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