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照】
小龙虾
开胃菜: 小龙虾,生长于江南沟渠稻田。群居,喜打斗。虽贱不上档次,却是美食。
此物亦寓意庶民人生。生命的最后,常处聋、瞎状。特别是低阶小民,人生的晚境,有时又要装聋作哑……
寓居榕城的老战友青山,五十多年未再谋面。借群聊平台,知他晚境得意。
亏他有记性,还记得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同班“同坑”战友。常常在网上无端“骚扰”。
下面摘几段战友间《聊天记录》以飨读者。
(2019年―2021年)
①【榕城青山】:
修海(自号洛水)兄,睡过同铺的战友。借古喻今,你才智聪慧,怎能说已老年痴呆。我转发那则链接仅是告戒大家,生死纯属自然,活在当下,应各自珍重。我看你时不时有一些颓废的感叹,这种心态不可取。
人过七十古来稀,有多少咱的同龄人巳先走了,健在的人是活一天赚一天。
【洛水】:
青山兄:你看得起我,但我有自知之明。
我有两个邻居,都八十多岁了,一个躺着不能动弹,一个老年痴呆。两家子十几口人精心服侍。太可怕了,社会资源的耗费不可计量。
承先启后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芥菜照头摘”是生存繁衍的自然法则。
春蚕至死絲方尽;
烛炬成灰泪始干。
只要还一口气在,你我都还要努力。
战友庄廷标与孔子同寿,他走了,人生值与不值,没有标准,没有定论。起码他生死依归,俯仰无愧人生,忠孝两全。几世代后,有谁会计较他多活几岁,少活几岁?
老战友,我们的光彩已是身后事,就是战友炎丁在天有灵,也是这样想的。
留爱人间,留下思念!
大家都知道,生命的开始是偶然,结束却是必然。
但凡一生一世,只要三寸气尚在,卑微若一根弱草,轻贱如一滴朝露,也要坚持。
古人曰:壁边弱草,尚盼横风斜雨滋润。
给你讲一个我们惠安流传的故事――
不知年代的古时候,有一对残疾老夫妇,无儿女。翁青暝,妇则哑喑。两人为生存中年始做堆,相互依靠,相濡以沫。
无以生计时,老夫妻也相“绊”乞讨,出门妇引拐牵翁上路,遇客,翁则开口问事。
古人言,青暝精,哑九灵。他们虽无奈,一路挣扎过来,相依为命。
某年冬日,老夫妻又相牵,乘墟日行乞。
入市,瞽翁闻人声喧哗,支哑妇去看什么地方有动静。哑妇挤入人群,回来后,脱臭鞋给瞽翁闻,翁已知道什么地方,说:“事发水产店,卖咸鱼的,爭吵什么事?”
哑妇抻手在翁胯下掏一把,又把蛋捏几下。
翁已明白了,说:“哦,买卖不公,一捍称两个称砣。”
爭闹更激凶,人声沸腾。哑妇抬脚踢瞽翁屁股,翁扯妇开跑。惊呼:“欺行霸市,快闪要紧!”
这不是很美好的故事,但很有哲理。
他们聋瞎很不容易,无须羡慕,但值得尊重。
女瘫残如作家张海迪者,男如瞽目歌唱家楊光者,虽有他们自己的不懈努力,没有社会平台,识马伯乐,也会和他们千万残疾者一样,挣扎一生。他们比我们更不容易。
②【榕城青山】:
和@修海兄聊一聊。也许是人老了,乡情也淡了,但我的乡愁却越來越強。羞于过往,只能寄居异乡。[鼓掌][鼓掌][鼓掌]
曾经同坑的兄弟,自从乔刘凡村一别,巳是53个年头了,昔日情景记忆犹新。枣树林下听兵训,槐花伴菜忆苦饭。
岁月燃烧了青春的激情,也磨砺了强悍和棱角。
我们这群与共和国同岁的战友,有的巳驾鹤西遊,想到这就应該为健在而庆幸。
【洛水】:
青山兄,你是第二个向我提起当年的乔刘凡村(第一人是刈上陈铁成)。
那是青春的记忆。我们的人生还在相同的起跑线,谁也不知道自己命运的贵贱和生命的长短。
那年代,我们青春懵懂。房东老大娘的槐花煎饼的香甜仿佛尚口齿留香。但大家都觉得大娘偏于痛惜我们的新兵班长,也许她另有所爱。
乔刘凡村是我们远久的记忆,零碎。小墌村(青山故居)才是我们共同的永恒“记忆”。
――小墌村,也是我的外婆家,更是你的“摇蓝血迹”故土。何必为过往自己挣扎,人生剩多少了?
【榕城青山】:
回复修海兄,心伤之地,实难回憶。
夜半二忆"乔刘凡"。
大家记得吗,这个村在河北大平原算比较大一个村,满村种植桦树,榆树,枣树。当地老百姓对咱們这帮从沿海来的新兵蛋子挺关爱的。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住的那個房东叫陈凤兰,60多岁,我们都叫她陈大娘,她就住我们隔壁。河北的4月份还冷,她深更半夜经常起来查铺。碰有一两個生病的,更是爱护倍至。
在这之後的几年,我曾经许下愿望,能在经济允許的时候去探望她,到现在看来已是不可能了。
应該说,在这個村子短暂驻训的两個月时间给我的记忆特別深――河北省新城县8737部队新训大队13分队。
③【洛水】:
青山兄,唯我能与你线上神交了。
我们这群战友,有的都已作古,或者有心无力(没交流工具),还有无心无肺(战友情淡了)。
服了你青山兄,都超古稀之年了,还在作耆寿神游。
当年的陈大娘和邓小平同庚,快一百二十岁。
没关系,我们还活着,她就还活在我们心中。
你还记得吗,陈大娘有六个女儿,个个如花似玉。除大女儿和我们小东北班长眉来眼去。
现在,陈大娘的最小女儿应也是“半老徐娘”。
醒醒心吧,你如能旧地重游,记得带去我对“乔刘凡”的祝福。
前天,白奇村战友金德告诉我,他想搭顺风车到榕城旧地一逰,看几个老战友,看几个老工友,(他曾分配福州钢絲网厂)。我建议去找你,探望我们曾经的新兵战友。
【榕城青山】:
夜半再忆"乔刘凡",修海兄的记性不比我好,陈大娘是有好几个女兒。
我是记得,她们都出嫁了没跟大娘住一块。
那时候这片太行山老根據地刚解放十几年,稍大年龄的房东都经历过抗日和解放战争,把咱们看成当年的八路军,特別热情。
修海兄,你说的咱們新兵班长是辽寧人,65年兵,长得斯文帅氣。
不仅是房東女儿,对面邻家还有一妙龄女子经常送秋波。
咱們这个班分两個房子住,中间就隔一农户院子,咱住的这间比較大,门口有一颗粗大槐樹,春天槐花香嫩。
从与你云上交流中,始终悲观。这就大可不必了。
我的处境曾经十分艰難,但我念念不忘一位老警官的告戒:"既然进来了,你的人生不可能象我一样辉煌,但你所经历,将练就你刚強的毅力"。
是的,在接下的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后来成为我们科长的哪个老警官,把我送到福建省工程学院成人教肓学院学习。到退休前我巳是这座省城监獄的高级维修电工,享受公务员待遇。
退休后的十余年,我仍然在轻松的这"LN"间起舞。
④【洛水】:
青山兄:早上在网络平台又见到你“二十年后的遐想”,二十年后,我们都九十多岁了,哇塞!很美好,但是我没奢望。
假如一老翁有三子,翁已耆寿,子亦古稀。这八个老人(四对配偶都有长寿的企望)这就不是神仙故事了。
我都快老年痴呆了,你的鼓励我无言以对,但也顺赠一个最最古老的故事――
春秋时,老二孔仲尼带学生乘车周遊列国。至陈,路遇七龄小童,于路中取砾石围城玩“玩家家”。车辇不能过,孔老二居高临下令童子移开石城。
童子不悦,驳:盘古开天,唯车辇绕城,岂有拆城而过车辇?
孔子无计,欺童子稚龄,欲与童博胜,童子应然,但须少者先问。孔子以三题为限,以远者为先。
童子问:“远则朝日最,何以朝日大而午日小?”
孔子答:“朝日近,午日远也。”
童子驳:“朝日荫弱,而午日炎热,何故?”
孔子无以解,再选眼前题。
童子问:“眼前是眉毛,何以先生眉毛后生胡子?”
孔子又不知所以然,无以对。
童子说:“你已三输其二,最后一题也让你知道怎么输的,问,老先生高寿?”
孔子很落寞,叹答:“己过古稀也。”
童子问:“以你老心智,敢知身后事?”
孔子长叹悲应:“古稀过,都不敢收过暝帖,七十三,八十四,鬼子不招,自已去。”
孔子服输无奈,丢下一句“后生可畏。”折还绕道而去。
果然,孔圣人寿七十三。
青山兄,借这个平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听说科学家快要发明成功一种生技功能:一种机器,一剂药物,人服、用会返回健康年代。但不是高成本的返回童稚,而是无须从头越的青年时代。你的青春、事业从新开始。
你听到这个讯息有什么企望,请告诉我。
我们的祖辈曾经告诉我们:人若活一百岁后,有可能再长一口白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孔老二“食色性也”的基本功能。爭取吧,2049年。
青山兄:我的记忆好像没有停留在“乔刘凡”,我们下连队时,好像是另外一个驻地。
那时,已是初夏,我们的女房东年轻多了。那个很大的村子,晚上能看到刺猬,和听到很多粉色的新闻。包括《地道战》的高家庄离我们很近,小心地雷!……我们是从那里下连队。
人生能享古稀己属不易,这你很清楚。
古人言: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是成功者的专利。
一生的命运、时刻相伴着运气,也主宰我们的幸福。人或抑郁或豁达,或阳光或低调,也有很多性格使然。
但能得舒心,也须有自知之明。
到这把年纪了,相信命运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哲理,更要珍惜“伯乐识马”的机遇。还有我们与生皆来的潜意识,和不可逆的坏可惯。
我们都很草根,感谢你记得我们几个平凡的战友。
我们的战友也有当我乡的父母官,我从未麻烦他们,我也折不起腰。
人的一生,能知难而上,能知耻后勇。现在,难得糊涂,留点善德。
前天的照片里的里春村的战友炳辉,他基本失聪,两耳不闻世间事。他也不玩手机,天天含饸弄孙。你看他那傻笑样,他什么都听不见,又什么都清楚。他最能滿足。
⑤【榕城青山】:
回复修海兄:“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平平淡淡度余生”。
【洛水】:
青山兄:其实新春给你拜年时,就顺赠杭州灵隐寺楹联:
人生那能多如意,
万事但求半称心。
人生不如意常八九。你我历尽一生,能称心没几件。
知足吧,厚德载物。
昨晚,视频听台湾大师论禅解签诗:
求佛,得下下签者勿惊。人生逆境如钟摆,否极泰来,坚持,转机和上升无限。
而抽上上签则非喜兆,骨牌効应,失败常常从登峰造极开始。
求得个中签吧,功名利禄过眼云烟,求个心安,祈求平顺。
怎么和你青山兄坐禅论玄学了。阿弥陀佛,七级浮屠――
飞来峰上千寻塔,
灵隐寺中雷峰塔。
其实,我,这把年纪,勘破世情,六欲已无存,七情,仅剩亲情、友情。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⑥【洛水】:
青山兄:以后神交,就入乡随俗吧,那句“同铺”,很有情感。但别再用“同坑”(你已用三年)。
那个“坑”,总觉得“毛骨悚然”,有点活埋的感觉。
【螺城诗明】:
北方 睡炕暖和。
【榕城青山】:
哈哈!老骥失蹄,踩坑了,应是"炕"。不过也无妨,战壕不也叫"坑"吗?坑道。
【洛水】:
知识普及:
我们回民往生后可以土葬,所以“坑”之。汉人必须火化,所以该炕。
我是伊斯兰回民。百年后,可埋可烧。但是战友郭经伟不行,除非他落叶归根。
【榕城青山】:
我就喜歡这样的聊天,东北人叫唠嗑,大家海阔天空,尽情聊,随便吹,让群充满生气,人生七十古来稀,谁也无法预料我们能坚持多久,我的同學群跟老铁群同样年纪,但总有一些逗哏与棒哏,有时候也会杠一杠,嘘寒問暖也是经常事,这才叫健康的群。
洛水
2023.2再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