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己的层次,不是为了远离,而是为了学会接纳。
之前看到过很多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的有一句话,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我那么努力,就是为了远离你这种人啊。
大概意思是说,很多努力奋斗的人身边总有一些人闲言碎语,总是觉得自己的经验比当事人多,然后觉得当事人现在所做的事或者想法不合ta所认为的正确的思维。例如下面这一组对话: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的呢?”
“现在还在读书。”
“都快30了,怎么还在读书啊。”
“……”
“怎么还没结婚啊?”
“没遇到合适的。”
“哟,再不结孩子都生不出来咯……”
“……”
“听说深圳的有钱人很多哦,有没有套上哪个?”
“现在对这个不感兴趣。”
“你说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赶紧早点找个人嫁了……”
然后当事人说了一句话,对方的脸都青了:我读那么多书,就是为了不嫁给你老公那样的人啊。(对方的老公不做评价,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当事人的理想对象与对方老公情况偏差较大。)
很多人看到这句话拍手叫好,表示说出了很多一直很努力奋斗却总是被身边的闲言碎语打扰的人。
无论是读书,还是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自己,都会让我们更加清晰未来的方向以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主动权。但是,如果提升自己是为了远离自己不想接触的圈子,我想,大概你还是没有成熟。
我第一次接触到“接纳”这个词是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里面有一项是查找下列词语的同义词,其中一个词语是“接受”,然后我填写了它的同义词是“接纳”,作业批改下来后得到了一个红勾。后来就算有接触,也并不记得很清楚。直到很久之后,我参加了一次入职培训,那个时候我明白了,接受是接受,接纳是接纳。
比如一对男女结婚了,他们的父母从心里没有认同这桩婚事,但是由于已经铁板钉钉,事实无法改变,只能接受。但是这一桩婚姻日后的生活可想而知,没有或者少有父母的祝福,两辈人相处的各种摩擦,不仅仅是婚姻不幸福,这会是三个家庭的悲哀,因为两个人的结合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共同认同,导致双方父母的家庭与自己才组建的新家摩擦不断,甚至会影响后代,再往后的的生活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是一桩双方家庭都认同且祝福的婚姻,喜结连理,大家都开心,哪怕有什么小摩擦,因为打从心里认同,便会互相体谅互相忍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合家幸福。
家和万事兴,不和事事辛。
想要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如果目的是为了远离自己现处的环境,觉得自己提升了一个层次就是和之前的人不一样了,就高级了一点了,这样的想法,虽然你表面上提升了,但是内心却是狭隘的。你为什么会想要远离?因为你害怕,你害怕自己接触多了这种环境,自己也变成这样子,或者觉得这样子的人在你的身边只会降低你的层次,你的层次你不应该和这样的人相处。那么请问,这样的你和在酒店里面因为服务员上菜慢就为难服务员的顾客有什么差别?你没有发现自己的狭隘,大概是因为你还不够成熟。
我见过在实习期的小伙面试时对着hr说出各种类似于:你们公司太怎么怎么了,好像没有某某公司好,我不打算来,我只是来看看你们的差别在哪里。
也见过经营着一家百人企业的老总在和他人对话时,眼睛一直很诚恳的看着对方,认真倾听对方的每一句话,无论对方何人,哪怕有人说了和他的观点背道而驰的话,也会很尊重他人认真的听完。
当然,这位老总也是从少不经事的年纪过来的,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只是因为性格不同,身处环境不同,或者所受的教育不同,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文化教育,于是有了诸多的对事物的表达方式。
但是如果因为自己拥有了更高的层次以及选择更多的能力,就闭眼不观原本接触到的事物,甚至觉得这些事物不应该出现在自己的方方面面中,那么你可能还需要学会“接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愿意做海,还是愿意做那只包容自己想要事物的自己。全看你自己。
现在,你有能力去选择,接受还是接纳。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