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孔子《论语·阳货》
子贡说:“君子也有憎恶的事吗?”孔子说:“有憎恶的事。憎恶议论别人毛病的人,憎恶身居下位而毁谤上位的人,憎恶勇敢而不懂礼貌的人,憎恶果断处事但执迷不悟的人。”孔子接着问:“赐,你也有憎恶的事吗?”子贡说:“我憎恶抄袭别人以为是自己的智慧的人,我憎恶不懂得谦虚以为是勇敢的人,我憎恶揭人隐私和攻击他人短处却以为是正直的人。”
第三种憎恶的人,就是显得特别勇敢,但又是特别没有礼貌的人,前几天孔子说的小人有勇而无义,今天讲的是有勇而无礼,这样的人让人憎恶。每个人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人存在,这种人就是太不把你当回事儿的人。比如我们有一个同学,觉得自己以前和大家是同学,本来就什么都不讲究的,所以现在他也总是没有一点礼貌,想说啥就说啥,想干嘛就干嘛,很没有礼貌地随时电话过去,也随时冲到对方的办公室,或者还会觉得对方有时候不接电话不对,接了非得听着说完,到了办公室在忙还不行,非得先接待自己。他认为自己谁都不怕,何况是老同学有什么好讲究的,这样的情况就是孔子说的勇而无礼者,令人憎恶。
特别是因为之前和对方的关系是同学,而现在情况又变了,对方可能是老总,你是想做点生意,那就更不能这样呢,有一种同学情,但是现在又是合作方,更需要在原有情感的基础上懂得尊重对方,不怕打电话过去,更不能失去基本的礼貌,有对人的礼貌和尊重,更有过去同学的情谊。打电话过去的时候不生分,去办公室的时候不排斥,但是也得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是否方便现在到办公室坐下来谈会儿事情,如果都能做到,那不是即有同学情,又有勇气,又有礼貌,那不是皆大欢喜么?当然还有一种人呢,他就是连电话都不敢打,自己会想象,觉得对方肯定很忙,觉得自己打过去对方不一定接,就是属于那种没有勇气只有礼貌的人。第一种呢就是太活在过去的情感里了,有勇气但没有礼貌,是用彼此过去的情感来压制现在对方的权力,其实这样反而会伤害这份同学情。
最差的人就是那种无勇而无礼的人,还有无勇而有礼的人,前两者是胆小鬼,无礼的胆小鬼和有礼的胆小鬼没什么差别,礼貌也只是掩盖胆小的一种伪装。当然也有孔子说的有勇而无礼的人,最理想的就是孔子要提倡的有勇而有礼的人,有勇无礼容易得罪人,容易和别人结下梁子,或者不太容易让对方认可。最重要的就是既要有勇气,又要有礼貌,既能办好事情,又能让对方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