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之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棒极了!)
节前的高小贱,是异常的综合体。本想着春节前拿下驾照,可是到考场上我还没起步,就得春节之后再战了,失落。回想起来都是一脸尴尬。回来吃顿火锅,冰点的心逐渐被滚烫的涮羊肉暖了回来,开心。
昨天见了许久没见的好兄弟,算下来我们相识十年。他看上去有些惆怅,当然了,这十年我每次见到他他都是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是这样了,尽管他在别人眼里是非常成功的,考试晚去了半小时依然通过了司法考试,找工作也各种顺利,他的路在我看来都是异常平坦的,这是他努力也是应得的结果。但是他依然在跟我说着自己的烦心事。他已经很成功,但是他的成功相比于其他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至于原因,是在我与他相识的第一年发生。那年他也就十三岁。
我的兄弟对我很宽容,我大大咧咧,总是说错话,他总不怨我,他跟我同岁,但是要比我成长。我在他眼里就是个孩子。
人生的苦难像是冷酷的锉刀,矬掉你身上毫无价值的石屑,露出内里宝石的光芒。我们被生活教做人,挣扎。
就像今天的电影《风月》和小说《变身》一样的挣扎与无奈。
你本应该是这样的陈凯歌
——由电影《风月》谈陈凯歌
现在说到导演陈凯歌,离不开两部电影,都是空前绝后的作品:一个是《霸王别姬》经典的空前;另一部是《道士下山》烂的绝后。这两部作品充分展现了导演陈凯歌的成长去蜕变,这让我难过。
正式进入科班学习之前,我最爱的导演是陈凯歌,《霸王别姬》是第一部让我觉得心里空唠唠的电影,之后又看过了《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等陈凯歌的电影。那时我觉得陈凯歌应该是我的楷模。虽然当时《无极》已经上映多年,但是作为那时脑残粉的我愿意相信“十年内没人看得懂《无极》”。考试那年还上映了电影《搜索》,些许失望了,在之后就是《道士下山》,我好失望。这次找到了电影《风月》,看过之后回想起看到《霸王别姬》和《百花深处》时的感觉不禁感慨万千,你本该是这样的陈凯歌啊。
陈导的电影文本至关重要
陈凯歌成功的电影,讲的都是好的,完整的,充斥着思辨的故事。这是电影成功的前提。以电影《道士下山》为反例,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一个傻子接着一个傻子,主线都没有,故事也不完整,还把观众当弱智的电影反响绝对的弱智。很显然,陈凯歌先生近期的作品都没能做好这一点。这也就是电影失败的最重要原因。电影《风月》讲了一个合格的故事,配角的人物层次做的都很丰富,足以见得文本的质量过硬。电影文本署名是陈凯歌,王安忆,舒淇联合编剧,估计王安忆和舒淇两人主导文本是正确的,不然陈导估计96年就得放话“十年没没人看得懂《风月》了”。
陈导的镜头语言至关重要
这个我是服陈导的。他用镜头讲故事的方式吧,合格水平。毕竟世家再加电影学院科班出身,这点水平还是有的。在电影《风月》的摄影指导是杜可风,什么高光柔焦啊,色彩啊,构图什么的就话不多说了。
陈导选的演员至关重要
张国荣,巩俐。电影《风月》的演员配置相比较《道士下山》的林志玲和王宝强要深厚很多。宝强和志玲姐姐真的做到了演员“千人一面”,巩俐和张国荣则是“一面千人”了。
ps:现在我认为,不光是剧作家,导演,演员都不是养成的,而是生成的了。
哲学之问:“我是谁?”
——谈东野圭吾小说《变身》
“哲学四问”被戏谑的发展为: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中午吃什么。而东野圭吾致力于一点上,那就是“我是谁?”这也许是小说《变身》的主题,也许是对我是谁的探索。
东野圭吾先生的《变身》我很喜欢,小说的样子让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在网络爆红的日本动漫作品《东京喰种》,漫画所讲述的同样也是一个漂亮平凡懦弱的少年,在一次意外中“变身”成为另外一种人的作品。现在想来,跟东野圭吾的《变身》有些相同的地方。
我是谁
小的时候我觉得是的愚蠢的问题,只有傻子不知道自己是谁。长大了,我慢慢了解我是谁的问句所包含的各种各样复杂的询问,我承认自己是个傻子。东野圭吾《变身》中的主人公纯一,他在呗换了一部分脑后,才设身处地的思考了这个问题,他到底是谁呢。无从解答。而这也就是小说好看的原因之一。
爱情
多么的残忍和残酷,都败给了爱情,这使小说中暖暖的色调依旧存在着。
东野圭吾的小说以推理见长,《变身》就不在推理小说的范畴了,但是对于我这个逻辑思维差到爆炸的人来说,《变身》是适合我阅读的小说。
ps:春节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