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难的不是做决定,是做决定之后要承担的后果。对于我来说没去首师龙校实习是我做的一个决定,在后来实习的过程中经历的对待方式让我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这种不受重视的感觉给了我一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幻觉,但是平心而论在哪里实习都会不那么受重视,进入社会之后再也没有被密切关注的感觉了,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在我经历内师附校实习的过程中,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不管从师资、素质还是地理位置,和林的这个附校并没有让我很舒服,虽然附校的老师都是用“一切ok”的态度对待我们,起码我的指导老师是这样的,那么我一开始也曲解为这是不愿意管我们的态度。经历了不太愉快的一个心路历程,后来也想明白了一些,开始自己争取机会,开班会、讲课、讲习题、判作业。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所体验,不虚此行,学生们的回应让我感觉付出是值得的,我感谢我第一次以实习老师身份认识的学生,给了我继续当老师的动力。如果没有孩子们,这里实习的种种经历都是在成为教师的路上劝退我。
另一个提现没去北京是个不明智选择的事,是身边的“人”,这些留在附校的同学是我曾经想远离的,她们万事凑乎,显得正常实习的我有些“事儿多”,不管是在办公室gossip,还是拒绝正面和我们沟通,这些我的同班同学给了我特别强烈的懊悔之情。懊悔什么?懊悔放弃了摆脱她们的机会。关于舍友,几个人在宿舍里聊隐私话题(越聊越恶心),要么互相吹捧彼此不正确的三观,隐隐约约拉帮结派孤立我的舍友们,都是恶心到我的事情。是我很讨厌的一帮人,而这也提醒了我,当初为什么在紧张期末复习间隙还要用仅仅24小时备出一节面试课,最后成为唯一被北京学校录取的人时,我的开心^_^。
可是后来为什么没有去北京,1.必须承认自己当时的目光短浅,没有看清现实2.为了图近,这个也是目光短浅的提现,因为要从宿舍出发到东门,再继续走到附校,这个过程累计已经比去北京还远,好讽刺哈哈3.为了专业四级。我担心邮寄复习书籍很麻烦,还会耽误在校课程,所以放弃了这次机会。
以上三条是我在那个时间做出选择的原因,我在自省,我在提醒自己,将来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要永远记得自己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不能再目光短浅。
其实从开始实习到现在,隐隐约约都在懊悔,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这是我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的代价,是我要承担的后果。它不是绝对的好与坏,只是相对的好坏,也许去了北京又有不一样的烦恼。不论如何我是把这件事看做我成长中的一次教训,但是我现在要把看似错误的一条路走的堂堂正正,走得无比正确。
为什么突然做这样的感慨,因为现在在开实习会,这个无聊的实习会真的太无聊。
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6.19日考专四,紧接着一周可能还要讲课,因为上次录的课很不成功,我这个自我完美主义幻想者非要再跟老师申请一节正课,可是现在很紧张,并没有时间去准备。这是我很糟心的一些点。
这是我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的后果吗?是不是有点太重了,还是这就是人生。不管是重还是正常的,这都是我应该接受的,我有这个忍耐力,我信我的承担力如大海般深厚,我厚积薄发。
我要把脚下的路,走出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