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晴
接上文
其实爱无能最核心的因素是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只关心别人,没办法满足自己,对自己爱无能。很多情况下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不敢表达自己,害怕被别人嫌弃,指责,不敢接受自己正常的需求,把自己不被爱当成了正常。而被爱成了一件奢侈品。
或许这是从小被忽视的结果,
从小被当作工具对待,不允许有自己的感情,没有与别人平等的感觉,总是低人一等。通常出现在和父母的关系中。
如果我自己都没有办法爱自己,又怎么可能主动引导别人来我呢,我会重复家庭的模式引导别人像爸妈那样对自己,习惯性忽视我,看不到我,就像小时候一直用极端的方式,比如倔强的脾气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希望能得到一点关心。
有时候身边还吸引到一些冷漠自私无限索取的人。很大程度上人都是看人下菜的。看着又便宜好占,很多人都会来占的,尤其是哪些花言巧语的人。而我此时此刻能做的,就是捍卫自己的权益,勇敢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让自己陷入让人心疼的命运。
或许从小心里面积累了很多的嫌弃和被嫌弃。这两种感觉如影随想一直跟着我,现在想想不寒而栗,我身上有这么多偏见。这种嫌弃甚至被自己内化,嫌弃有需求和渴望的自己,而这是作为一个人正常的需求,也就是我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常的有喜怒哀乐的人来看,我延续着工具的角色,忽视自我,没有自我的边界。
即便是跟别人关系比较好,付出的时候也仅仅是构建表面和谐的浅度关系,一往深处,大量的嫌弃恐惧立即就被触发,这是在自己的身体里面驻扎了很久的根深蒂固的反应。
躲避和不信任,是因为我们曾经被应该爱我们的人遗弃。
但这不是我们的错。
我们需要把原生家庭加载我身上的这种错误扔出去,我们不需要为他们的错误买单。我们没有什么值得嫌弃的。他们嫌弃他们的,我们开心我们的,我们是独特的自己。如果你自己都不爱自己,还指望谁来爱你呢,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有点悲剧了。
发现一路走来,满身伤痕,进坑无数。从骄傲无知的傲慢,到慢慢懂得自省自我的不足,发现心理包袱没有那么重了。不用特别在乎外界的一些东西,想想自己想要什麽样的生活,想跟什麽样的人在一起,想做什么样的工作,问心无愧就好。毕竟,人这一生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一蹉跎一下子就过去了,我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尽管我走的很慢,一直在治愈原生家庭的伤痕,甚至一度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然而我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我希望今天的我能够比昨天进步一些,有自己之明。也非常感谢努力不已的自己,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不要为难自己,一切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