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盛林本身够努力,也肯思考肯做事,所以从初一到高二,五年来,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的。
这不,现在有想法有时间了,也会写简书,而且写得非常好。
前一段时间讲诗歌鉴赏,我让他们以收信人的角度给抒情主人公写一封信。本来是想让他们重点理解诗歌,弄懂意思和情感后进行再创作。这样做下来就不止提高一个方面的能力。
我怕他们嫌写字太多不想做,就要求不低于200不多于500,这样的作业占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可以玩起来。
没想到李盛林还是嫌长!
更没想到,他嫌长的对策不是不做,而是写了一首不到50字的和词!
点绛唇·及第归【和郑楷《诉衷情》】
李盛林【47中重点班学生】
未央九韶,风吹柳花香琼林。音书寂寥,皎月映清郭。
子规啭啼,鞍马疾如风。共携手,藉西湖畔,赏红云氤氲。
诉衷情
郑楷
酒旗摇曳柳花天。莺语软于绵。碎绿未盈芳沼,倒影蘸秋千。奁玉燕,套金蝉。负华年。试问归期,是酴醿后?是牡丹前?
我得承认,这词我写不出来!
我还得承认,这词我看不太懂!
等问了他的一些创作思路,并了解一些典故使用后,我明白这词写得绝了!
一个普通的作业,确实是一块砖,没想到还真引出玉来了!
我说过我为有李盛林这样的学生而骄傲。不是我教得有多好,而是他学得非常好!
这不,这次的简书,我连作业都没有留,他还是写了。自己对自己有要求,才会努力去做,而且累并快乐着。我相信,他一直是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反观那些自己没有要求,父母却有一大堆要求的孩子,哪一个又曾主动过?
因为孩子肯主动学习了,有了目标了,开始行动了,老师讲的方法才会变得有用。他都不想学,你教的方法他记在本子上,没有记在脑子里,你讲得再好,也没有太多用。
所以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老师教会了学生多少做题方法,而是给了学生梦想,目标,欲望。
正如《十八岁的天空》里面的古越涛老师,高三一上来就让孩子们写我的志愿。用他的话说:正是因为你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明天,才会在这里浪费今天。
在这一点上,李盛林做得就很好,他总是知道自己以后想要什么。哪怕中间也变过几回。
比如一开始想当物理学家,后来又想当哲学家,这样的变化只要不是经常性的,也无关紧要。
因为鲁迅也曾变过想法,由从医改从文了。在认清自己的路上走一点弯路是正常的。
所以不怕目标偶尔变,就怕连目标都没有。
闲话少说,让我们来欣赏李盛林同学的这篇文章吧!
春夜木棉
李盛林
【薛老师点评】题目写出了时间春夜,也写出了要写的对象木棉。因为是散文,所以要重点描写木棉的一个特征,再从这个特征上进行想象与联想。那李盛林同学又是怎么完成这些内容的呢?
1.不知怎的最近总有些烦闷。
【薛老师点评】这一段写了自己的心情:莫名地烦闷。也为后文故事的展开张本。正是这种心境,才会做出与平常不一样的事来,也才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才看第一段,就让人想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看来李盛林也是打算要玩双线索了。这上来就整大家风范的劲,还真让人佩服!
2.这天下了晚修,心中烦闷之气愈浓,便离开了欢闹着,回宿舍的人流。独自一人,沿着幽静的路,去走走。
【薛老师点评】这一段接上文烦闷,因为烦闷而做出不平常的举动要去一个人走走。走是因为这一走,才会看到木棉吧。在描写人流时,作者用了欢闹一词,说明自己烦闷心境下是不适合欢闹的,正是不适合,才会想静静(静静是谁?)。于是沿着幽静的路走。一个欢闹一个幽静,形成对比,也正好适合作者烦闷心境下的选择。还是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构架。值得期待。
3.天上还飘着点碎雨,悄悄地打在我眼镜上。不一会儿,眼前笼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我不敢再抬起头,只得把目光丢在潮湿的路上,默然走着,像一只孤独的鬼,无所谓方向,无所谓时间。
【薛老师点评】这一段不忘写一下环境,既衬托心情,也为下面的结构安排做了准备。现在的作文很多是心情和雨有关:心情差——下雨;心情更差——下更大雨;心情好转——雨变小了;心情好了——雨过天晴。不能说不好,但看得多了,审美有点疲劳,不知这篇文章是不是也是这个套路。不过这一段写得很好,因为雨碎,所以是飘,所以是悄悄。如果把“打”字也改一下,比如说改成“偎”字,会不会更像碎雨,更拟人化了呢?后一句的“丢”字用得好。说明作者在雨中因烦闷目光是游离的,并没有什么一定要看的或一定不看的,正是这样,才写出心情,也才能为下文的发现木棉做好准备。默然、孤独、无所谓,这些词更加重了对心情的渲染。
4.转过一个路口,雨停了。月亮从云中冒出来,泻下一片晶莹的白,取代了漆黑的魅影。在路的尽头立着一株木棉,应是新种不久,但却是花满枝头。
【薛老师点评】这一段写了雨停月出,发现木棉并对木棉做了一个简单勾勒。说实话,看到雨停,我还真担心过作者写自己心情变得好起来。不过这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作者这样的安排是想让木棉的出现更合理,也更能突出春夜的特点。试想,如果上来就是当空月亮,还能把木棉的出场写得如此有意境吗?月出前和月出后的黑白对比,也写得简洁生动。新种不久,花满枝头,正是因为这样特别,才会吸引人去看,才会有文章后面的内容。描写对象出来了,现在的难题是对木棉的描写,做不好这个,突显不了特征,文章想出彩也不容易。
以上是前四段的分析,明天薛老师还要分析后四段,让我们见证李盛林同学的成长。如果他能在我的这番点评下,写作再上一个台阶,那将是我最高兴的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