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没有谁是从不犯错的,只是犯了错之后该如何补救,是主动承认错误,还是找借口、找理由、找人背锅,这体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态度与责任心的问题,更体现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两千年前的人们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在东汉建安四年二月(公元199年),武陵郡有个六十岁的老太太,名叫李娥,因病去世,被埋在了城外的祖坟中。
李娥的领居蔡仲素来知道李娥家境殷实,猜想李娥的陪葬品中一定有很多的金银财宝,于是一时财迷心窍,有了盗墓的想法。李娥下葬第十四天的夜里,他偷偷跑去城外的坟场,李娥的新坟很好认。蔡仲刨开墓穴的封土,看着露出的棺木,狠狠地用一把利斧劈了下去。这么劈了几下,忽然听到闷声闷气的一声喊:“蔡仲,慢点劈,当心劈到我的脑袋!”
这一句话吓得蔡仲魂儿都丢了,慌里慌张,爬上墓穴就跑。好巧不巧,被巡夜的逮了个正着,拿到了县衙大堂。掘开的墓穴,丢在地上的铲子、斧头,人赃并获,证据确凿,按照法律,蔡仲被判了“弃市”之刑,也就是曝尸街头的死刑。
李娥的儿子听了蔡仲的供词,马上开棺查验,发现母亲死而复生,高高兴兴地将母亲接回家中团聚。
武陵太守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好奇,就召见李娥询问情况,这才搞清楚了具体情况。
原来李娥到了冥府后,一查对生死簿,是黑白无常勾错人了,于是就被遣返回来了。在经过冥府西门外时,竟然遇见了已逝多年的表哥刘伯文。两人惊叹不已,眼泪汪汪地寒暄几句,得知刘伯文现在冥府当差,李娥说:“伯文表哥,我是被错勾到这里的,现在要遣返回阳间。可是无人相送,我又不认识回去的路,又不敢独自乱走,你能不能帮我搭个伴,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另外,我来这边已经十多天了,想来家里已经下葬了,我就算回去了,又该怎么从棺材里出去啊?”
刘伯文琢磨一下,说道:“确实是个问题。这样,你稍等一下,我帮你问问。”于是派手下请了户曹官来商量。
刘伯文对户曹官说:“被误拘来的武陵妇女李娥,现在已经查验过,可以遣返还阳。只是她来咱们这边已经好多天了,尸身已经入殓下葬,这遣送回去,有什么办法让她从墓穴中出去呢?而且她一个妇人,体弱独行十分不便,能不能给她找个伴儿一同上路?她是我本家表妹,万望行个方便,照顾她一程,我自有一份心意。”
户曹官想了想,说:“现在有个住在武陵郡西边的男的,叫李黑,也是勾错了要遣返还阳,他俩正好结伴同行。然后让李黑路过李娥家的时候,去她领居蔡仲家一趟,诱他掘墓,李娥不就出来了嘛。”
刘伯文赞道:“果然是个好办法。”
就这样,李黑照顾着李娥一起还阳了。
武陵太守听了李娥的故事,为了验证李娥说的真假,派手下去武陵郡西边寻找李黑,一番盘问后,果然与李娥说的一致。不由得惊叹道:“果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天下有太多我们搞不清的事情啊。”于是马上表章上奏,详述李娥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写到“蔡仲盗墓虽然是错,可那是真鬼迷心窍才犯下的错,势不得已,根本不是自主行为,何况还算是救了李娥一命,应该加以宽恕。”
朝廷很快就批复下来,同意了武陵太守的意见。
蔡仲才算得以平反。
那个年代,六十岁已经算是高寿了,黑白无常如果不说,恐怕没人会知道这件事,可是他们没有隐瞒,而是对于自己工作中的错误及时补救,这比那些死不认错的人强多了。只是,户曹官在处理的时候,却连累了无辜蔡仲,这明显可以看出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虽然蔡仲最后得以平反,可失去的生命,又岂是能补偿的。
出自《搜神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轻轻一点关注,一同聊聊道听途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