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育家”不能打造

在网上看到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计划打造“名师”“教育家”。有的还有数量指标和路线图。还见一所师范大学提出“要把学校的目标定在培养教育家上”……

难道“名师”“教育家”能像一纸证书、一顶桂冠那样去打造吗?

当然,打造“名师”“教育家”也不是空穴来风,现今社会上确实已经打造了很多“名师”“教育家”。这些“名师”“教育家”经过传媒宣传正经炫耀了一时,但却没能植根于学生心中,也没有长久的在社会和学生口中传颂。他们项上的各种光环在他们离开岗位的同时就和权力一起都陨了。

前车之鉴,不要去打造“名师”“教育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能做的是为“名师”“教育家”的成长创造条件。

“教育实验”是教育家成长的园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育实验的依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教育实验将以其特有的功能,为解决教育现实中的一些迫切问题打开局面,创立范例;为教育部门的决策作探路先导,也为教育理论的建设提供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一些长期存在的教育理论、学说的纷争也只有通过实验研究才能得以澄清;我国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过程更离不开教育实验的参与和支持。

纵观中外教育家成长的经历,无一不是在教育实验中成长起来的。陶行知是这样,霍懋征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也是这样。他们通过教育实验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从这种意义上说,规划好“教育实验”项目,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育实验,就是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

遗憾的是,现在“教育实验”名存实亡。什么“交流班”、各种名目的“实验班”,既没有实验目标、也没有实验评估。根本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教育实验,实际上已经脱变为学校的招生术了。这种状况不改变,光靠“打造”,能出人民心中的“名师”“教育家”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可能是日渐饱满的日子还未曾习惯,就扎进了渐生的困惑里,不是浑噩,也不是翘首,就突然想休息一站路,再走。 也可能是窗...
    四缄阅读 293评论 2 4
  • 冬天,雾蒙蒙的,让人提不起神。那是因为我要来上班,而不是在家。如果现在的我,正窝在家里,靠着窗户,望着苍茫的大地,...
    爱茉莉的魔法水晶阅读 332评论 0 2
  • 久居都市,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渴望过,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归隐林间山中,寻一处花草充盈、幽幽鸟鸣的秘密田园,一条溪...
    茶边求阅读 1,098评论 2 1
  • 白骨精是西游记的人物。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他的作者是吴承恩。我读的这一本是另一个版本。西游释厄传。这个版...
    秦睿希阅读 8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