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组长来信,鼓励我关于“食欲”的那篇文章写得挺好。谢谢组长的肯定。我用身体感受和心理学观点相结合,对“食欲”进行心理溯源。但我即使找到了根源,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在接下来的这几天,我继续加深了我的“食欲”体验,连着几天暴饮暴食,结果就是有了新的心理体验:当胃老是被食物充斥的时候,吃的不少但饥饱感减弱,同时我的其他欲望值真的降低了不少。确切的说,我的情感感受开始变得木然,不再是个感情丰富的女人,不再是个担心发胖的女人,而是坐下来就想将东西塞进嘴里的麻木女人。为什么会这样,我自己都百思不得其解。
我将之归结于这两天没有规律的生活,我儿子提醒我,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我想可能还真是。通过暴饮暴食,或者增加胃(身体)的不适感转移压力。你看,我自己安排行程,带着老人孩子外出,一路操心安全吃喝行程还有意外情况。我太想让他们觉得舒服了,当察觉到他们感觉不好时,会有愧疚感。但是,爸爸妈妈孩子也没有给我压力啊。是我想让他们吃好、住好、玩好。所以这样看来,在家庭中,我更多的是在扮演女儿和母亲的角色。对吗?因为扮演,所以会有要求,会觉得辛苦。我的潜意识中,觉得陪伴就是在尽家庭责任,而非享受其中,我才觉得累。同时,我自己什么事情都搞定,剥削了父母孩子的参与感。我像做一个霸权者。在我主导的事情中,虽然是在替父母孩子做事,但我特别介意出现不同的声音,会觉得他们信息量的不够,提的要求给我增加额外的思考,影响到我对全局的把控。想到这里,细思极恐!没有边界意识,没有真正的尊重家人,没有把家当成一个讲情的地方,我自愿当树,把他们培养成藤。这样想时,我的胃终于舒服了,至少找了大半不舒服的原因。
在《正念冥想》这本书的开头,作者问他的朋友:你现在照顾孩子,生病的妻子,是否还能有舒服感,愉悦感呢。对方回答,现在,我把照顾孩子,生病的妻子当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时间属于他们时,我就不再有不适感。陪伴孩子,我就会陪孩子,照顾妻子,我也会觉得在做自己的事情。他们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说法给了我启迪。除了工作、运动、娱乐,和孩子、家人相处,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我需要享受其中。我并不比我的父母、孩子聪明、智慧,往往是他们在影响我,所以我更应该放平和心态,放下老大的样子,真正的尊重他们,向他们多请教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