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说起七夕就不能不提起牛郎织女的传说,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人把七夕同爱情深度关联,将这一天定义为中国的情人节。
于是小小的暧昧在这一天被挑明,男女们互相表达爱慕赠送礼物——主要是男的,精明的商人总能利用每一个噱头推销商品——这次也不例外,宾馆的房间也变得一房难求,假如哪个粗心的男人忘记给他的女人准备惊喜,就有可能面临一场小小的危机。这一切让如火的七月更加激情四溢。
以上大概就是七夕这个传统节日于今人的全部内涵,但是在古代却要有趣得多,我们就一起走进宋代的七夕节。
全民嘉年华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主要的习俗是乞巧、祈愿、拜织女、吃巧果、结扎巧姑等。宋人喜欢过节,七夕这么有趣的节日自然不能错过,宋人在传统七夕节的基础上进行了开发拓展,升级为一个全民狂欢的嘉年华。
北宋末年文人孟元老在北宋灭亡二十年后,回忆起东京汴梁的繁华,写成《东京梦华录》一书,书中详细描写了徽宗年间汴梁的街市景象、风土人情、节令风俗等,其中就包括了宋人如何过七夕节。
七夕节前的三五天汴京的街市就变得比平日里更加热闹了,街上车水龙马,满大街都是穿着新衣服的人,孩子们聚在一起,比谁的新衣服更漂亮。随着节日的临近,气氛愈加热闹,街上的来往的行人、出游的车马更多了,进到人车流里就出不去了,因为塞车了。热闹的人流直到夜间方才散去。
一种叫做“磨喝乐”的物件堪称是七夕节的吉祥物,在商铺里、小贩的摊位上都有卖的,这是一种小孩儿样子的土偶,也就是今天的公仔。这种小土偶被装在一个雕刻精美、彩绘装饰的底座上,有的还会用红纱或绿纱做成的纱笼装起来。还有奢侈范儿的,用黄金、珠玉、象牙、翡翠来装饰,价值好几千钱一对儿。不管是皇宫大内,还是富贵人家,乃至平民百姓,都会买磨喝乐这个吉祥物把玩,增添节日的仪式感。
除了磨喝乐,还有很多新奇玩意儿在售卖。有用黄蜡制作的鸭子、大雁、鸳鸯、乌龟、游鱼,都彩绘上色,金线装饰,这些东西和那些真的动物一样,能在水面上浮起来,人们都叫它“水上浮”。大人买上一个送给孩子,孩子就能快乐好久,古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惬意。
还有的在一块木板上放置一层薄土,种上粟的种子浇上水,使其发芽。木板上还放置上小茅屋和花木,摆放一些农家田舍的小物件,看起来是一个农家小村子一样,这种小玩意儿叫“谷板”。你看现在人玩的微缩景观,老祖宗早都玩罢了。
人们还成群结队地来到荷塘边,孩子们采摘荷叶给自己装饰成磨喝乐的造型,大人们则采摘待开的荷花花苞,连在一起做成双头莲的样子,然后大家在塘边的树荫下玩赏一番,玩够了就带着回家,引来路人侧目,别提有多拉风了,宋人就是这么炫酷。
除了这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宋人在吃的方面更是不遑多让。要论吃食,宋代恐怕是整个古代的天花板了,在七夕这个快乐的时节里,橱子门自然要大显身手,制作出各种节令美食投喂嘴刁的食客们。
他们用油、面、糖和蜜做成的笑脸娃娃一样的面食点心,叫“果食”,果食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奇巧百出。要是你一次买一斤,里头就会有个果食像披着盔甲的门神造型,这个造型流行已久,但大家也都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什么讲究。人们把这个叫“果食将军”。还有人把绿豆、小豆、小麦放进瓷盆里,倒进去水,等它们发芽几寸高的时候,就用红色和蓝色的丝线把这些嫩芽捆扎起来,这个叫“种生”。
人们不但爱吃,还要吃出新意,能工巧匠们在瓜上雕刻出各种花样,叫作“花瓜”,他们用巧思妙想将时令瓜果变成了一件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价格自然要翻着跟头涨了。
商贩们不但售卖精美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他们还会搭起彩色帐幕渲染气氛,整个街市就变成了一道五彩斑斓的河流,同熙熙攘攘的人群,结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女孩儿乞巧
但说到底,七夕节是一个跟女性有很大关系的节日,甚至被称为“女儿节”,因此女孩子们比其他人更期盼着这一天。
初六、初七日的晚上,富贵人家就会在家中庭院里搭建一个彩楼,悬挂上牵牛织女图,叫做“乞巧楼”。楼下摆放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等物品,搞起盛大的派对,邀请亲戚长辈、闺中好友前来参加,女孩子要展示自己的女红作品,然后焚香礼拜,向织女“乞巧”,男孩子们则要念诵诗句,烘托节日的气氛,最后众人在一起欢畅饮宴,客人们到第二天才各回各家。
七夕的夜里,年轻的女孩儿们会对着月亮穿针,也有的人会抓只小蜘蛛装在盒子里,第二天早上打开盒子,要是蜘蛛的网非常圆正,这就是好兆头,叫“得巧”。
人们发现过了七夕节,喜鹊就会无缘无故变秃,于是传说因为这一天牛郎织女要跨过天河,进行一年一次的相会,天河那么宽阔又无船可渡,就征调人间的喜鹊搭起一座桥,喜鹊估计被踩得不轻,所以都秃了。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人们都相信,多少也体现了女孩儿对爱情的向往。
我们的七夕节
时至今日,这些传统节日相继凋零,尚且留存的往往也只剩下一个名头,成为一个符号,人们也不会为了这样一个符号多花一点心思和时间。大人们都在努力的工作,孩子们也在努力的读书,时间和精力都留给了内卷和竞争,剩下一些躺平的恐怕也没有打算去过这样一个节日。
文明发展到今天,生活似乎更富足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低着头被时代裹挟着默默前行,人们到底是收获了更多还是失去了更多?我们为我们的欲望焦虑,日复一日地为之劳作,但我们付出一切想要换取的东西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惟愿你放慢脚步,细细品尝每一个日子,毕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的先祖们真的快乐过!你也值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