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DISC双证班课程到今天已经正好10天,写简书也已经持续了第6天,实话说每天觉得被推着走,其实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所以也就是只能用最笨的方式把每天的感知写了下来而已。
在这几天里,给身边最重要的三个人做了测评,发现居然均是高C,同时也给三个人做了详细的报告解读,按照基础课里的逻辑一步一步来分析,发现之前的碎片化思维在解读报告时对比今天的输出,稍显熟练多了。
感触让我最深的是给闺蜜做的报告解读,因为闺蜜是典型的高C低I的人,内在感情很细腻但又局限于表达,所以那天在解读也是很透彻的将她在多方面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在跟她分开之前我看到她眼里的泛着泪花,没多久收到了她的微信,让我是觉得最有成就感的,这是我首次具有意识感的体会到了帮助他人是成就自我。
学习就和健身一样,过程总是显得特别难熬,但结束后发现整个人都通透了,课程结束后我辞职了,当然不是因为课程我辞职,而是因为清楚认知到自己不想要什么,所以我让自己慢下来了,也算是对自己这10年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复盘,改变会有不适感,尝试改变,迎接新生。
在课程结束后的第8天,参加了翻转课堂做了分享嘉宾的学委,非常感谢我的死党 stella对我的帮助,从做学委给嘉宾打CALL的流程,音频的转换、海报的设计都给了很多的帮助。
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在打CALL的过程中是最煎熬的,你发出的图片或者是问题又或者是描述,事实上给与回应的人很少,如果是面授过程,你可以对台下的回应马上得到了一个有效的反馈,就可以及时作出造势的调整,但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你就很难知道群里大家是否是认可现在的方式呢还是有其他的反应呢?海峰老师说,如果可以在手机的一端你成果的分享1个半小时,坚持分享,面授1个钟或者2个钟就根本不是问题,事实上对于I特质的人来说互动是最好的方式,看不到互动抓不住学员们的感触,其实会有不适感,但这些也不重要,至少我做给你看了,只要踏出改变的一步,就是进步的。
再说说同学和死党,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以及和可学习的地方,并且均是发自内心的去帮助对方,这种温暖感确实是少见的,但是又是让人不得不惊讶这样的环境赋予的正能量,增加给的能力,而非要的习惯,你会发现越融入,越投入、收获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