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环境对我而言从来都是个无法克服的挑战。
当时我父亲决定退役,一家人都搬回了美国,我放弃了意大利8年生活中培养的友谊和习惯。那时候我13岁,个子高高,意大利语比英语讲得好。几乎不了解美国文化,而美国本地人也只知道我是前NBA球员的儿子。
篮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避难所,也成为我发泄心中郁结的渠道,治愈我心中那些因为与别不同而造成的沮丧,就好像站在高山顶尽力呐喊,全世界只有我一人听见一样。
点击查看图集
在意大利生活的时候,我总是无休止地在操场练球,我的朋友会告诉我,我永远都成不了NBA球员。但我独自练习,模仿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球星动作,并加入自己的创造,身边什么都没有,我就是这样学会了与比赛交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追寻自己的未来。
不管谁再重复那样的质疑,说我不行,我总会找回那种斗志,提醒自己这些质疑存在的理由。我总有目标,有对成功的渴求。那些试图贬低我的人,只会让我的斗志更加熊熊燃烧。我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有新挑战和新奖励,在某种程度上,我一直都是个失败者。但每次面对困境,篮球都在我身边,它从未离开。
从6岁开始,篮球就成了我的习惯。我用篮球运动员的视野看到、读到和感受一切。几何课让我明白投篮的角度;历史课让我懂得领袖的不同;通过莎士比亚,我学到了人性;12岁时我读到荷马的《伊利亚特》,开始思索古希腊英雄赫克托耳和阿喀琉斯之间的不同。学校里的考试则锻炼了我的承受力,让我在压力之下拿出更好的发挥。
0分。这是我12岁在费城的“索尼-希尔未来训练营”中打了一个夏天得到的分数。一分都没得,没有一个罚篮,一个上篮,运气球都没有。我简直在给家族丢脸!或许我真该放弃篮球,专注于踢足球算了。但我愿意把失败的经历转化为燃烧的斗志,我开始沉迷于向家人——更像我自己证明,我能行。
我开始疯狂地学习关于篮球的一切。历史、球员、基础……我不要再得0分,那时候我还不懂得这种被失败激发的情绪,就是我的杀手本能。
我热爱比赛,真的。小时候在学校或家里遇到难过的事,我总会到公园,畅想自己的美梦。你可能也跟我想过一样的场景:为湖人效力,夺得总冠军,投进绝杀球,听着观众席上山呼海啸,你成为埋葬对手的英雄。我现在已经做到过这些,但在那时候,就已经重复过千千万万次,仿佛早已成为真实。在我还没踏上球场的时候,我也已经做到过了。
渴望定义了我的人生。我对胜利一直充满渴望,这种动力就像血液在血管里奔腾不息。我曾经攀登过的高山如今又横在了我的眼前,我知道这有多难,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会遭到多少人的质疑。我接受这挑战,并从中获取动力。挑战让我找到目标和灵感,让我定义自己的人生。
在我们的社会,运动员似乎只要在乎胜负,娱乐大众,签下代言就行了。我能否只为了胜利而胜利?我能否认定只要这样就值得我的一切付出?我是否应该为了总冠军而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错过她们的成长,错过感恩节圣诞节?
我必须保证动机的纯洁,胜利也会让人分心,有人会开始追名逐利,我见过无数被名利吞噬的运动员。而我的渴望和动力只来源于比赛本身,我拒绝受到外界的干扰。
做一个榜样并不仅仅意味着卖品牌产品,而是真正能给下一代带来正面的影响。作为运动员,我相信自己绝对可以做到,很多孩子把我们当做英雄,因为我们能赢,更因为我们敢输。他们见证我们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他们看我们跌倒后爬起来,又再次跌倒。在82场48分钟的比赛中,他们见证我们攀登高山。我的责任,是让他们明白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而选择站起来,则是一种态度。
我不惧高山,只惧无山。一次又一次的奋力攀登激励着我,我渴求这样的挑战,因为不管有多难,不管路多远,不管有多少障碍,我坚定依然。
在我心底,从来没有为所谓的“关注”奋斗过。我打球时因为我热爱比赛,因为它对我的意义太重要了。当我需要依靠,需要逃避,需要庆祝,或需要哭泣的时候,我有我的篮球。因为篮球给了我这么多,所以我必须保持足够的尊重面对它。我必须刻苦训练,打磨技术。我能在压力之下保持发挥是有原因的,比赛本身就能帮助我拿到胜利,这跟得多少分无关,因为篮球能帮我克服很多困难。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如此拼命训练、逼迫自己挑战极限的原因正是在此。阻碍越多,我就越饥渴。
在我的观念中,你要么猎杀,要么被猎杀。即便是在全明星,我也不会收起斗志。球迷投票选我就是想看我面对最好的球员,我热爱这样的竞争。
不管对手有没有准备好,是否有足够的休息,都跟我无关。当我上场,我就会竞争。假如你只顾着在粉丝或场边名人面前扮酷,那我就会当着他们的面把你摧毁。
我想要MVP,我不觉得这样的想法令人羞耻。为什么要羞耻?我想要世界看到自己的统治力。作为球迷,我只希望能够看到职业球员能从开赛第一秒起就拿出竞争力,消极竞争就意味着你甘愿随波逐流,不愿打破水面的平静。我认为这是个弱点,人类的天性就是竞争。
点击查看图集
可能我就是这么老派,也许我的思维方式就像古老的翻盖手机。现在的智能手机们喜欢分享统治力,或许也喜欢轮流得奖,享受这种消极的竞争。也许我才是有病的人,也许一个球队可以有很多老大,也许我才是自私的弱者,也许……不管怎样,我拒绝改变。狮子总要觅食,要么跟我一起,要么就远离我。
朋友时有时无,但冠军旗帜永存。
我再也不是呆在一群老将身边的年轻人,再也不是那个试着毁掉一切阻挡我前进的障碍的孩子了。我必须要退一步,搞明白我该怎么做,目标是什么,会受到什么影响。我要做球场上的杀手,还要学会以领袖的方式和管理层对话。但我做的让步太多,我一直在寻找逼迫和鼓励之间的平衡。
我不能容忍懒人,我们的语言都不一样,我无法理解也不想理解懒人。如果我要求某人太高,某人因此受不了,那我反正也不会想和这样的人做队友……有些人就是受不了,觉得无法忍受。如果这样,那咱们没法一起打球,我觉得这样的人需要被提醒,如果我不告诉他又懒又蠢,那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
那些曾经追捧我的人都开始质疑我,但我真正介意的,是我的斗志和急切有时候让队友难以适应。是我的期待太高了吗?如何能让他们也跟我一样每场都带着同样的热情去打球?
爱我还是恨我,你只能选择其一,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恨我的比赛,我的骄傲;恨我的后仰,我的渴望。恨我是经验老将,是冠军。用尽力气恨我吧,因为我正是以同样的原因被人热爱着。
客场的嘘声从不会困扰我,我的想法很简单,当这些球迷离开球馆,我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的拼命和热情。哪怕他们高喊着“科比烂透了”,但我希望他们离开时能对我有新的看法,我希望他们能意识到自己见证了一位球员在场上投入了一切,把身体和灵魂都赌在了球场。也希望当我生涯结束时,他们能尊重和感谢我这些年来的付出,这比赛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
跟腱撕裂带给我的沮丧是难以承受的,我的愤怒超乎想象。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真TM没天理。我要怎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在35岁还变得更强?或许这就是我生涯的终章了,或许我最终还是败给了时间……但或许还不会!
但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比一次跟腱撕裂要惨痛了,不要再为自己感到难过,在悲痛中找到一丝希望,继续保持信念去训练。
曼巴精神就是不放弃,不退缩,不逃避。我们忍受,然后征服。
我不觉得我真的能找到篮球的替代品,但我必须去做点别的事。
我一生都是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在意大利小城,我是唯一一个黑人孩子;17岁作为高中生进入NBA,仍然是格格不入。让我与别不同的,不只是肤色或年纪,更有我的饥渴和使命感。
有些人就是充满斗志,我可以一眼就瞧出这样的人。我曾因此饱受批评,被孤立在外,有人对第二名没有意见,我不认同,他们恨我;也有人说我再也无法取得成功。
但最终我明白想成为最好的没有错;认为第二名就是头号输家没有错;失败之后想做出更强的反击也没有错。做自己,没有错。
现在,我的身体知道是时候说再见了。
没关系的。
我现在想要你知道,
我已经准备好放手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一起享受剩下的每一刻,
不管是美好还是糟糕。
我们都为彼此付出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