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听苏格拉底老师的一堂课。
首先先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大学里的一门课程,研究一种专门学问。
哲学在现代通常是指一种漠然的人生观。
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那么苏格拉底眼中的哲学是什么意思呢?
在苏格拉底眼中,所谓的哲学,就是认识自己并且不断追求“更美好人生”的生活方式的别称,而不是一种特定的知识。
哲学要思考的问题首先是“我是谁”。
真正的我是自己眼中的我,还是别人眼中的我?
“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真正的我是自己眼中的,还是别人眼中的我?据说古希腊德尔斐神殿上刻着“认识你自己”这样的话,德尔斐神庙是供奉雅典主神阿波罗的。“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经常被引用,为什么这么重要?
我想到清代程世爵《笑林广记》中一则笑话:
一里尹押解罪僧,晚上住宿旅店,贪酒喝醉,酣睡不醒。和尚剃了里尹的头发,脱下自己身上的枷锁套在里尹颈项上,自己连夜逃了。第二天,里尹酒醒,不见罪僧,摸摸自己的头,光光的,看看自己胸前,系着枷锁,,于是摸着头诧异地说:“和尚在这里,我在哪里呢?”
这个里尹,只记得光头是和尚,带枷锁是罪犯,只是关注这些角色的外在表现,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现实生活里失去自我的现象却并不罕见。生活中像里尹这样只有角色没有自己的人,其实也不少。
这笑话告诉我们“认识你自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虽然大多数人认为这句话的意义只是要人“认清自己的身份”,但苏格拉底却对此做出大胆的解释。他认为所谓的你自己(真我),说不定既不是自己认定的“我”,也不是旁人眼里的“我”。而“认识你自己”就是努力探究一个真我。
苏格拉底将我们应该认识的自己称为“灵魂”。如果我们做出卑鄙的事获得利益,纵使表面上的自己确实会因此得利,但自己的灵魂却会有所损失。
不管是谁都会在意自己。并不是我们太过自恋,而是为了“过更美好的人生。”如果能够认识真我,应该就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哲学研究的理由之一就是认识自己的灵魂(真我),哲学可以说就是为了摆脱“误以为自己知道的无知”,而面对自己的无知并不断探索的一趟旅程。
苏格拉底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要认识你自己,因为所谓的真我就是自己的灵魂,不过,我的灵魂对我来说是一个谜团,而我们不断探索这个谜团,认识真我的态度,就是哲学。
每当身边某人比自己读了更多的书,看了更多电影,旅游了更多地方,我们就很容易觉得认定“自己过着比别人更无趣的人生”。可是,如果我们看看苏格拉底的人生,可能会豁然开朗。
苏格拉底毕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雅典,如果说到处旅行增广见闻才能丰富人生的话,那么他的人生绝对不算丰富。可是,苏格拉底的生活方式却告诉我们,只要把握对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除此之外的琐碎小事都是无关紧要的。
认识自己,真是一辈子的事业。
[无戒365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