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读了半年了,后来读了《在细雨中呼喊》,今天刚把《许三观卖血记》读完。本该连着读的,这样梳理起来不至于忘掉很多细节。但读完三本后,对其余两本并不陌生,之间反而有了更多联系。也许这就是伟大作家的魅力。
1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第一部长篇小说,按照时间线,建议先看这部,接着《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这三部小说读下来,对我冲击最大的是余华对死亡的描写,犹如利刃到锈刀。要看清楚余华笔下的死亡,得先看清人与时代的关系和时代之下小人物的悲剧。从人与世界,再到人与人本身,我们都要去窥一窥其中样貌。
余华书中的人物,所处的世界是一个苦难世界,一个他们无法掌控的世界。他们处在洪流之下,又在洪流之外。时代裹挟着他们向前,又在某个时刻终止。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生存成了小人物对外界的本能反应,旧观念与新思想的交错,时代本身就很矛盾。不过,正是这样的存在基础,小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复杂,才更加深刻全面,其中欲出纸外的悲剧色彩,才有直击人心的力量。看完这个,再来理解余华笔下的死亡
2
《在细雨中呼喊》中,余华对死亡的描写,让我感到冰冷,死亡像呼吸一样自然。书中的“我”,孙光林,看到死亡时,极其冷静,就像太阳落下,自然的就离去。书中以时间回忆了“我”从童年到大学。这其中很多人的死亡不会提前招呼,一下子就来了,弟弟孙光明为了救落水孩子,死了。陆陆续续十几个人的死忘,在“我”看来荒诞又具有合理性,“我”看到的恶、贪婪、冷漠都是死亡的理由。
这本书中余华对死亡的态度有哲学性的描写,在写死亡本身,死亡本身最大的意义就是活着,这样,死亡到来时才觉得自然。这本书值得二度,三读。
到《活着》时,对死亡的态度有了同情,有了温度。书中福贵看着一家人慢慢死去。每少一个人,福贵就每少一份活着的意义,书中一个个的死亡,考验着福贵对悲惨命运的态度,当人生灾难到来时,有人选择死亡,但当死亡到来时呢?这像是一种双重打击,是人生中的两重悲。
《活着》里面能找到如何面对这种两重悲的答案,包括如何抗争悲剧对命运的嘲弄。到《活着》时,对死亡的态度从“活着”到活着保护快要死亡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死亡至少是摸得着的。
3
《许三观卖血记》里,死亡明显少了,对死亡的描写几乎可以忽略。读到三分之二时,许三观要卖血救自己的大儿子一乐,我越读越压抑,害怕许三观倒在卖血的路上,但最终,许三观赢了,许三观没有死。这得益于书中人性善的闪光点,许三观最恨的何小勇家,他老婆,最后也借了十七元给许三观救自己的儿子一乐。
从《在细雨中呼喊》对死亡的冷漠、冰冷,到《活着》注入的温度,再到《许三观卖血记》赢了死亡,余华最终还是把死亡给了光明。不过,其中有一个细节,在最后一章,年过六十的许三观走在大街上,走过了小吃店、百货店、电影院、服装店。这些东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这里有一个暗示,死亡仍然不能把握,许三观的活着是时代赋予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个人的命运,任然带有被动性质。这对于我来讲,是比死亡更悲剧的事情。
余华笔下的死亡,从黑暗到光明,看到了人性中善的一部分。在时代之下,仍然顽强的对抗死亡,就像许三观卖血救自己即将失去的儿子并活了下来。我想,这才是死亡对于小人物最大的意义。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阿迅和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