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沉浸于白岩松《痛并快乐着》中的告别校园,实在感同身受,有太多太多一模一样的心情。
我的高三充斥着事关前程的紧迫感,承载了太多复杂的情绪。会时常感到崩溃。靠着老师、同学或是自己灌输的鸡汤,又一阵阵踌躇满志。怀揣着对前方的迷茫和希冀,在无数场枪林弹雨中倒下又站起来。
那时候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大半班的人在吃完饭后不是选择回宿舍,而是自行赶回教室做作业,临近上课点赶忙趴下小憩上一会。
清晨常常第一个到教室
会为了一次不太理想的月考而忧心忡忡,每每纠结于此,我总选择自己去后操场跑上个几圈,然后冷静下来,回到教室继续投入紧张的复习。和同桌更是相互激励。
升学季也是离别季,共同奋斗三年,风雨同济的老师同学,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伤感的离愁别绪,毕业寄语的娓娓道来。
这是最后英语考试前的留念
直到考完最后一科英语,我突然觉得少了些什么东西。我经历了所谓地狱般的高中时代,拥有了并肩战斗的我的朋友。只是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好像回到高一入学时,我们又要分离了。
而人生从来不让你准备好,时至今日,会有那么一刻我突然想回到那地狱般的高三,那充实的日子是少有的,一切还充满希望。
不同于白岩松对于痛并快乐着的事关中国历史的宏大视角,我的高三时代在我的眼中就是痛并快乐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