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读书大多局限在散文、社科、哲学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很少触及小说类。但是最近无意中刷到的长篇小说《主角》让我从第一页开始就不舍掩卷,用了二十多小时的时间一口气将它读完。
主人公忆秦娥,原本是山沟沟里的一个普通的放羊女,因家里贫困,被舅舅胡三元带到县剧团学戏。之后受舅舅牵连和他人排挤,沦为剧团的一个烧火丫头。但她始终没有放弃练功和学戏,终于等来了忠、孝、仁、义四位慧眼识人的退隐伯乐,将她以主角的身份重新推上了舞台。
四十多年里,秦腔艺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起起落落,而她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坎坷学艺过程,终于成为了秦腔“皇后”。 小说以“主角”命名,我感到很有深意。在戏剧中,忆秦娥无疑是舞台的主角,看起来光鲜亮丽,受万人追捧,是一个成功者的形象。
但是在生活中,她文化底子差,情商低,缺乏社会阅历,一直生活在剧团这样的小圈子里,不会经营人际关系,不善处理人情世故,看不透人性,永远只关注秦腔艺术,以致于嫉妒她的楚嘉禾等人为了夺得主角位置,造谣、诽谤、暗算她,导演了一出出闹剧,为她绚丽的光环蒙上了一层层灰色,造成她痛入骨髓的伤害,她却毫无还手之力。
从这方面来说,秦腔之余,楚嘉禾们才是主角,她反而是一个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配角。 她的初恋和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无疑是她在生活中担当主角不合格的必然结果。
忆秦娥的一生是悲凉的,她洁身自好,但却承受了更多名不副实的污浊之名;她竭尽所能为先天智障的亲生儿子治病,但儿子却因意外早早离她而去;她将收养的女儿视如己出,手把手教唱秦腔,但女儿却在成为新一代名角时不念养育之恩,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抛弃了她。
她经历了一次初恋、两次婚姻,三个男人都近似疯狂地爱她,迷恋她,但最终仍给她带来了永久性的伤害,同时三个男人也为了她和幸福人生插肩而过。 但是忆秦娥的事业终究是成功的,不管经过多少风浪,她始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秦腔皇后。
她的舞台形象惊艳四座,她的唱、念、做、打、手眼功夫、吹火绝活让人折服。她没有背景没有家世没有文化,却靠着一根筋和铁杵磨成针有点“瓜”的劲头,勤学苦练,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间断练功,最终谱写了她在舞台上的高光年华。
在事业成功的路上,她是努力的。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在她刚到省剧团因派系纷争被排斥,难以当上主角时;在她遭到生活上的打击,想放弃秦腔艺术时;在她演出时受到观众热捧导致舞台坍塌引发死伤事故,心里难以承受巨大压力时。每一次遇到危机,都有良师帮助她度过难关。特别是恩师秦八娃,为她量身定做剧本,奠定了她成为秦腔皇后的牢固基础。
小说用七十多万字,讲述了忆秦娥的事业发展史和生活变迁史,她勤劳、善良、单纯、坚韧、性格倔强,这所有的特质既成就了她的事业,也让生活注定以悲剧收场。 傻儿子死亡和养女忘恩负义,两任丈夫一残一死,再加上主角身份的落幕逼迫她回到生养她的小村庄,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与四十年前相比,她事业和生活上的配角全部退却,只剩下秦腔艺术与她作伴。
他的舅舅是她的另一个翻版,只为艺术而生,一生没有婚娶,不善与人和谐相处,为了钟爱的鼓槌,得罪了很多的人,最终落得除艺术外,身无它物。 我认为这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某一方面,才能有所成就。
纵看我们周边的人,凡是在专业技术上有成就的往往不喜交际,不愿在人际关系上花费精力经营。而在人际关系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人又往往难以沉下心来专心研究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二者只能选其一,能够做到全面兼顾的人很少,这就是现实。
小说里的秦八娃是最智慧的人,在忆秦娥的每道坎儿,他都能说出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比如在忆秦娥遭到很多污浊谣言诋毁想撂挑子不干时,他说道,“谁让你要当主角呢?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因为你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牺牲、风险与包容。有时甚至需要有宽恕一切的生命境界。惟其如此,你的舞台,才可能是可以无限延伸放大的。”
他还说,“能享受多大的赞美,就要能经受多大的诋毁。同样,能经受住多大的诋毁,你也能享受多大的赞美。你要风里能来得;雨里能去得;眼里能揉沙子;心上能插刀子。才能把事干大、干大器了”。 这些话,字字珠玑,直指人生真谛。秦八娃几次在忆秦娥痛不欲生之际让她读“庄子”,正是想借用古人的大智慧让忆秦娥摆脱痛苦。
小说里还插入了忆秦娥在生病时梦境中的场景,阴间阎王殿里,黑白无常把人世间普遍存在的争名夺利、抢当主角现象说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直白的小鬼对话渗透出很多人生哲理。
虚与实,真与假,正如《红楼梦》里死去的秦可卿在王熙凤的梦中,用隐晦的话语道出贾府长此下去的最终结局,揭示了“德不配位必有余殃”的深刻道理。两处讲的意义虽然不同,但都借用玄幻场景说出潜在道理的表现手法及其相似,有一定的特别之处。
故事以悲剧收场,和传统表达习惯总以喜剧的圆满结局收场不同。我认为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几千年来,中国人习惯将美好的结局用在各种文艺作品中,但是现实恰恰与之相悖。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结局更能引人思考,也更接近我们人生命运的真相。 我想这也许是本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