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每次都辛辛苦苦做活动,可是最后的反响就是比预期的差很多。不管是自己创新的,还是模仿别人的,都是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很让人郁闷。
其实,形式各样的活动,总结在一起无非也就是两种:线上活动,线下活动。
说到做活动,是不是就想到线上投票,线下发传单?活该没有好的成效,我们可以看一下,不难发现很多的成功的活动,都是最符合自己的特点,东施效颦类的活动永远都是跟随者。
其实,做活动,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的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成效,一定是有原因的,先看看我们是怎么做活动的。
首先:我们的活动都是一时兴起,临时发起的
很多时候,我们做活动都是心血来潮的。我在一家培训类的教育机构上班,前几天我们负责人过来给我说了下面这些话,当时我就懵圈了。
“过两天就清明了,你们给咱们想一个活动!”
“哦,那做什么样的活动呢?”
“这个你们看着办吧!”
尼玛,自己看着办,每次都是自己看着办,每次都是各种要求,能不能不那么不靠谱。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有点儿闹着玩的意思,也有点儿太随意了吧!
重要的问题不是自己看着办,首先,这个活动没有定位,你做这活动干什么?为了招生,还是为了给老学员送福利?都没有说清楚。其次,活动没有做前期的准备,很多时候,我们做活动都是因为要过节了才做的,前期压根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就算是有这样了明确的定位,清明节真的适合做这样的活动么?最后,活动的时间有很大的bug,清明节放假了,有谁愿意在牺牲假期来参加你这个临时性的活动?
当然这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见得多的都是诸如此类的一些吐槽,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临时有这样一个指示,这便是做活动遇到的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活动都是需要在一个月之前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活动,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在哪里做,借助什么平台,用什么样的宣传方式,预算是多少,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是活动准备前期需要考虑的工作内容。一个活动就像是我们的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产品一样,提前应该写项目计划书,执行方案的。如果像上面生活中的例子一样,这样的活动,即使花费再多,也是徒劳无功的。
我们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年的双十一,这便是一个很典型的成功案例。最初的双十一只是单身男女的一个简单的节日,然而最近几年逐渐演变成为了网上购物狂欢节。我们肯定不是在十一月份才开始看到他们这样的广告,对吧!都是从十月份开始,各个电商的广告已经铺天盖地的砸了过来。这就是典型的前期准备,甚至很多企业都是提前一个季度准备这次活动,从各个方面进行预算的。
那个时间段,我们看到的都是天猫,京东,苏宁等等的各种形式的广告,不管从那个电商的角度来说,这个活动无疑是成功的,而且目前已经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模式,形成了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当然具体这个活动如何,我们不多做评论,就单单从企业前期的准备来说,无疑是给活动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说,前期的策划和准备,也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二,错误的活动时间,以及活动的定位模糊,让学员没有欲望参与
还是用前面,清明节的那个活动来说,前面已经说到了,这个活动太过于随意了。一个培训类的教育公司,在清明节做活动,明显的只是为了节日而搞活动,不管是什么节日。我们都知道清明节是为了祭祖,你现在做招生活动是什么讲究?
我们一直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个节骨眼上参加活动,你是让大家带着上坟的心情参加你的活动么?也就是说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工作,自然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还有,我们刚才说到,活动前期的策划很重要,那么其中策划的一点就是定位。你是想做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这些都需要提前定位。还有线上活动是做什么形式的,线下又是做什么形式的,总得有一个具体的思路,不能稀里糊涂的就搞。搞到一半的时候没有成效,半途而废了。这就像是逛街,我们都会提前做好一个规划,打算去了买什么衣服,去哪一家,是找新的一家,还是在光顾之前的老店。
除了活动形式上的定位以外,接下来就是活动的主体,就是你打算让什么样的人来参与这样的活动。如果是招生类的活动,那就根据课程的需要定位主题,自然面向的群体大部分就是学生和有需要的人了。
人群定位清楚后,我们活动本身总的有一些说服力吧。打算邀请什么样的讲师,还是费用方面有什么优惠,或者学习优秀者会有什么样的奖励。这些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比较关注的,总的做一些说服参与者的事情。不管是讲师,教授,还是专家,都应该让学员有所收获,我们做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收取费用,也不能因为做活动而做活动,应该让学习者有一定的收获,这次有可能让更多的人进行转介绍,这才算是成功的而活动。
第三,三分热潮,开头劲头很足,半路泄气
我们用线上很常见的投票活动来举个例子,之前我在的一家公司做过一个线上投票活动,也是借助节日发起的一个活动,那个活动节日节点把握的比较好,七夕节情侣投票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吸引粉丝,最后转化成自己的客户。
活动是从七夕借前一周开始的。其实这样的活动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和节日有关系,一周时间有点儿长,三天时间比较合适。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队的运营人员那是激情高涨,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动自己身边的朋友,在各种平台上进行散发活动链接,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两天时间,参与投票的人员达到了我们预算的人员,粉丝增长也是直线上升,取得很好的成绩。
可是到第三天的时候,团队成员这种激情开始慢慢的下降了,他们的借口是已经在各个平台上发布一遍了,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发布了,也没有开拓新的渠道。所以第三天的时候,粉丝增加量减少了前两天的一半之多,到最后两天的时候,也是在第一二天的基础上吸引了一些粉丝。如果几天时间一直坚持下来,那应该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活动,可惜后劲不足,草草落幕。
很多时候,我们做活动都是因为三分热潮,刚开始的时候信心很大啊,想着如何如何,怎样怎样的。可是到最后,就烂尾了,我们猜中了开始,压根就没有了结局。
这也是我们做活动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牛头蛇尾,没有坚持。这样一来,前期活动的成效也就被搞得微不足道了。
第四,活动传播量太少,曝光力度不够
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有自信,自己这方面做的挺好的。还用线上的活动做例子,活动发起后,你怎么做的!发朋友圈?发微信群?在其他平台上发活动链接,让朋友给你投票?如果是这样,我可以说你做的这些还不如不做么?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说的,现在刷朋友圈还有什么意义呢?里面全是广告,推销的,已经没有心情看了。对啊,朋友圈已经沦陷为广告商的战场了,你还在朋友圈发广告,你单方面觉得自己人缘好,是谁给你的勇气呢?所以说你在朋友圈发广告,等于没有做!
哪还有微信群啊,好吧,我也让你死心。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微信群活跃度已经几乎为零了,要是有活跃度,那百分之八十都是广告。“亲们,给我投个票”,群里的成员已经让你们这些人搞得体无完肤了,你还好意思说自己在群里发广告了么?
不过,话说回来,我之前有一个朋友在群里发广告很成功,他说一般他进群以后,不会直接发广告的,因为这样发广告,没有作用。所以他会将群里面活跃的用户全都加为好友,和他们简单的沟通一下,再在群里露个面,混个脸熟。这样一来,发活动链接的时候,别人都会打开看。这就是说首先让别人关注你,认可你,再发广告,别人就会接受了。
像我们平时一句话不说,冷不丁的来一个广告,活该被踢出去。当然,你每次发完广告,紧接着发一个大大的红包,大家看在红包的面子上,也会让你继续留在群里。
第五,活动后期杳无音讯,没有扫尾工作
这是很多活动的通病,不管是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都应该有后期的一个总结。按道理来说是这样的,可是现实就不一样了,很多活动都是在紧张气氛中结束,一旦结束都是松口气。
之前,经历过几次线下活动,是那种大型活动,活动现场和前期做的很棒,反响也很不错,很多客户在现场都说很有效果,应该会在下一次继续参加的。可是等到下次的时候,却不了了之。
线上活动也是一样,第一次活动很好,下一次如法炮制,效果总是超不过第一次。原因就在于活动结束后,整体的运营团队都放假了,觉得活动结束,万事大吉,并没有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和总结。
很多人觉得,这个总结就是多此一举,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总结,永远找不到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如何改进,到下一次的活动,也是原地踏步,甚至还不如前一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活动现场美誉度很高,到下次活动的时候,就会以各种借口拒绝参加了。
活动后期的总结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首先,活动现场的盛况,这是必须的,很多时候新客户原因这些的,比如你是招生培训的,你可以让学生看一下上一期的现场,这就是很强的说服力。一方面他从内心接受这个活动,增加学员对于活动的信任。另一方面,有了前一期的铺垫,下一次就会更好了,这是所有人的心态。所以很多大型活动,都会很重视举办的次数。培训招生也是一样的。
其次,呈现活动中的数据分析,分析数据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新一轮的客户或学生,我们每一期的活动都是在上升趋势的,所以我们的活动会越来越好。培训活动,可以很直观的告诉学员,上一期他们所需要的课程占得各种比例的情况。
最后,就是下期活动展望和数值预算了,很多人不明白,在上一期的总结中为什么要写这些。我们继续用招生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在总结中说明上一期的盛况和数据,那么学生关心的是这一期的报名情况,我们从学员报名数量、培训导师、分班情况各个方面做一个全面的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说服成员参加我们的活动。
只有后期的总结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在下一轮的活动中崭露头角,所以一个成功的活动后期总结工作他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话说回来,我们平时做了那么多活动,能够真正有成效的的确很少,根本原因也无外乎这几点。一个活动有前期的充分准备,中期的全力以赴,加上后期的完美总结,也不愁这个活动没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