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的歧路续议兼复林文君9 我坚信这样一个观点,诊断是所有医学的基石和起点,术和药是基于诊断的后延。术和药均服务于诊断,并且受制于诊断。失去诊断的医,不能称之为医。而依附于诊断的术和药,也将是无根之萍,失去存在的依凭。现代中医正不自觉地走在丢弃自己的诊断的路上。而中西医结合则是最大的推手。 中医和西医本来不存在质的差别,不过是看待健康的不同的两个视野。然而,各自选择的态度决定着各自的前景。 用几幅场景来描述,可能会更生动。 场景一。 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准低下。 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诊治完全只能凭籍人类自身的感知力。 这个时期里,西医的健康模型是粗糙而模糊的。西医师努力的贴近病人,用尽全部的感知力去分辨病人和标准“他(她)”的差异:“气短咳嗽啊!看!标准他气息绵长,不咳嗽;所以你有咳嗽病。”很糙。 与此同期的中医,得益于动态平衡属于世界最底层的规则。中医的平衡健康模型从建立就趋于完美。中医师游刃有余地使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气短咳嗽啊!是心火旺了,灼了肺金,伤了肾水,累了脾土,亢了肝木,塞了经,阻了络,水火相抗,阴阳不调。一句话,失衡了!有病。”根据失衡的状态,再进一步定性为虚火灼肺、气阴耗伤等等。 这个时间段里,中医师无疑更类似神仙中人。 场景二。 社会生产力在向前发展。 西医认为人类的感知能力局限着自己的进步,西医说:我想听得更清楚。于是,听诊器得到应用。 西医师拿着听诊器贴近病人:“气短咳嗽啊!肺部有沙音,看!标准他肺音清晰;所以你有肺病。” 中医师仍然在游刃有余地使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气短咳嗽啊!是心火旺了,灼了肺金,伤了肾水,累了脾土,亢了肝木,塞了经,阻了络,水火相抗,阴阳不调。一句话,失衡了!有病。”根据失衡的状态,再进一步定性仍然为虚火灼肺、气阴耗伤等等。 西医又说:我还想看得更细。于是,显微技术应用到西医。 西医师拿起显微报告:“气短咳嗽啊!肺部有沙音,白细胞、红细胞等等各种胞与标准他有差异,同时比标准他还多了真菌、杆菌、厌氧菌等各种菌,所以你是肺炎。” 中医师还是云淡风轻地睁眼一扫、侧耳一听、伸手一摸:“气短咳嗽啊!是心火旺了,灼了肺金,伤了肾水,累了脾土,亢了肝木,塞了经,阻了络,水火相抗,阴阳不调。一句话,失衡了!有病。”根据失衡的状态,再进一步定性依然还是虚火灼肺、气阴耗伤等等。 西医继续说:我还想知道隐藏在身体内部的脏器状况。射线机、声谱仪等等纷纷涌入到西医。 西医师拿起影像等等各种报告:“气短咳嗽啊!肺部有沙音,白细胞、红细胞等等各种胞与标准他有差异,同时比标准他还多了真菌、杆菌、厌氧菌等各种菌,影像上比标准他多了阴影,大小若干若干,所以你是某某期某某型肺炎。” 场景三。 面对西医的飞跃发展,中医开始不知所措了:西医怎么可以如此精准呢?!我的小手做不到啊!我只能够摸出阴阳失衡、虚火灼肺、气阴耗伤等等,至于失衡的程度、灼伤的程度、阻塞的程度等等真心摸不出来呃。中医陷入巨大的困惑中,不能如西医般精准诊断,还是医吗?还有活路吗?这时,中西医结合犹如救世主般闪亮登场了。中西医结合说:不用去追寻中医的精准诊断,那条路太过艰难。我有一条光辉的捷径,就是寄生在西医之下,直接窃取西医的诊断辩而证之,这顺风车坐的不要太舒爽。中医想了想:对啊!直接拿着西医的诊断,无论是正推反推顺推逆推,这样的辩证不仅轻松,而且还能显得比西医高明。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有些许腼腆,渐渐地,习惯了。然后,甚至真的觉得:我真的比西医高明! 我特意上网搜了下中西医结合以及结合成就的文章,归纳一下,可以有以下结论: 第一,中西医合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成就,但并没有给中医带来任何质的进步; 第二,西医离开了中医,对西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西医仍然会继续进步;而中医离开了西医,对中医而言,则会立刻被打回原形,甚至不如。结合的双方关系并不对等,受伤的必然是劣势的中医; 第三,最引以为自豪的青蒿素是最纯正的西医理论的产物,贴金地称为中西医合作的成果,但实质与中医理论没有半毛钱关系,中医不应该表现得没脸皮。 第四,中西医结合有益于社会,唯独对中医的发展是灾难。它助长了中医的懒惰和不思进取,让拿来变得心安理得,断绝了中医诊断前进的路。 第五,中西医结合之于中医是饮鸠止渴的鸠,而不是救命稻草。 林文君9在评论中提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本来,抛开诊断去讨论药和术不是很有意义,但我试着探讨一下。 首先,中西医结合会给医药发展的提供一个巨大的机会,这是无可质疑。但是,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方向?我表示存疑。并且,我恰恰认为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将会是中医药的掘墓人。 平等的结合关系应该是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然而,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因为中医的弱势,实际是一边倒,用中医理论研究西药是巨大的空白,用西医理论研究中药成果斐然。包括所谓的日韩中药的繁荣多是建立在某某方剂对某某细菌有抑制作用等等。按照西医理论,说白了就是该方剂中存在某种物质对某某细菌有抑制作用。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演:将来某一天,物质识别和提取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可以轻易地将该物质提取出来,甚至掌握其分子式人工合成。这个时候还有中药的事吗?中药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吗? 二姨姐家的小孩在许多年前曾看过一次中医,当时医生怀疑、推测可能血液有问题。之后每年很谨慎地去大医院体检,一直没发现任何问题,直到前年身体不适才突然检查出白血病。在感叹中医神奇之余,也很为中医生气,既然诊断能够怀疑,为什么不想办法做到确诊呢?仅凭人类有限的感知能做到怀疑,感知领域扩大能确诊么? 小时候,看过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文章,说远古生活着一群猴子,其中,有些猴子拿起了工具,走出荒野,于是进化成人类;另一部分猴子仗着身强力壮,牙尖爪利,不屑于用工具,最后这些猴子一直还是猴子,直到现在,如果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这群猴子应该会灭绝。中医和西医就是这两只猴子。没有工具的西医可能并不如中医。西医已经拿起了工具,华丽地蜕变成现代医学;中医要做那只会灭绝的猴子么?
现代中医的歧路续议兼复林文君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贾钰华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 薛...
- 今天上午陪老妈看病,下午健身房跑步,晚上想想今天还没有断舍离,马上做,衣架和旁边的的布衣架,一看乱乱,又想想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