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也是以前买的非标城投回款,这次是提前了20多天付的。
个人买城投债累计回款次数已达221次,其中只有一次是晚了两天付的,而且平台过了半年后,还把晚的那两天的利息都打过来了,提前还的次数没有详细去记,应该也有好几次了。
这种散户直接把钱打给城投公司的点对点的非标模式,实际上是散户最喜欢也是最简单的模式,它把体验做到了极简,收益率也要比标债高点点,而且它的起投门槛要稍微低点点,能更亲民些,对散户能稍微更友好些;标债资管起投门槛更高,有点快要脱离群众,至于100万起投的私募和信托,那玩意儿跟老百姓的关系就走得更远。
我们这边停了快一年没玩非标,当时比较谨慎地停下来观望了近一年,个人认为,还是这样谨慎点往前走更好些,往前走一走,看见形式有变化时,停下来缓一缓,抬头看一看形势后,再谨慎地往前走,至少不容易犯大错。
未来,我们还是会以标债为主,发现有好的非标机会时,也可以精准式的出击打猎。非标城投截止到目前,我们依然认为它只有小概率的流动性风险和合规风险,终极风险跟标债实质上没啥区别,无论是标债、还是非标、还是银行贷款,实际上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遇到困难时,大家想的都是如何能一起共渡难关。
我们刚进非标城投时,实际上当时ZJ那个市的舆情也是比较多的,但经过4年小周期后,现在有几个人还能看到ZJ的舆情啊,还有像当年HA市那种重度网红区,我们刚进非标城投时,那个区域的成本几乎是最高一批的,结果从前年后,当地一刀切划融资红线后,市场上就很难再看到那个区域的产品,而且这两年也没看到那个小区域出舆情。
所以看准了机会时,该撸就撸,相信城投信仰的您就撸,不相信的就绕道走。以前相信城投信仰的人,包括我们这一批,在前面四年是喝到汤了的,至于未来是否还能喝到汤,我们只能说是大概率是可以跟着喝点。
很多时候散户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虽然城投有风险,但自己出去绕一圈后,地产类,股票,股票基金等之类的资产风险更高。应该玩过城投的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在国内,好的投资品种太少了,能供老百姓选择的收益还不太差的好产品就更不好找了。
以后继续脱敏后分享个人的实盘,看看再过四年的小周期后,能玩到什么程度。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