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不好好说话”成了中国日常家庭的顽疾,越是亲近的人,越不能好好说话。
比较常见的有:
习惯性的比较:“你看看人家,像你吗?”
习惯性指责打击:“你为什么总是…”
习惯性辱骂:“看你除了吃什么都不会”
习惯性讽刺:“你能做成什么事?”…
很多人对于语言暴力的危害意识不足,平时要做到耐心倾听,不评价,尽量少说:“你不要,不应该,你要,应该。
以上这些话我们是不是特别的熟悉?我感觉这些话就是说我家的,因为这些话一年前在我们家经常出现。在和老公吵架的时候,往往会说:“你看看人家的人怎样怎样”。孩子犯了错时,对孩子总会说:你总是这样,都不知道一点改进,你只知道吃,什么都不会做,你能做成什么事”。你看这些,我们不经意间就对亲近的人语言暴力,熟不知语言暴力的伤害比暴力行为更严重。
自从我去年看到一本书《非暴力沟通》知道了语言暴力的危害。才慢慢有所改变。
那怎样才能变得好好说话呢?这本书中总结,好好说话三步走:
第一学会观察,不要评价
第二说出感受,不要想法
第三直接说出你的需求
再推荐一个有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情绪觉察日记,包括事件当时的感受,当时的行为或语言反思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怕苦,是怕苦过之后还要被人挑剔指责,得不到半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