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生活节奏很快,根本不相信眼泪。作为职场女人,除非你放弃成为妈妈,不然,总有一天都要成为一个妈妈。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里,你怎样去做一个好妈妈呢?
如果孩子很小,特别需要你的时候,家境又允许,老公也支持,婆婆还不逼逼叨,你可以选择全职在家,照顾娃儿的吃喝拉撒睡,每天和他在一起,看着他,陪着他一点一滴的成长。能这样陪伴孩子无疑是孩子的幸运,妈妈的勇敢。
如果你和我一样搓矮穷,放弃工作养家糊口就成了问题的话,只能身体流着汗、心里流着泪去做一个职场妈妈了。
身边有太多辛辛苦苦做为职场妈妈的女人,真真符合现在社会对于女人的各种要求: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 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孝顺得老人,生得了孩子,辅导了作业,做得了手工,弹得了钢琴,教得了诗词,当得了爹娘。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首先你自己得先是一个人支撑得起小家,才能对得住大家。一个人即使事业再成功,但他如果说:“我毕生经历都献给了我的工作,我都没有时间陪伴我的家人和小孩。”也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中国人很奇怪,可能是自古就讲奉献,为了什么都要不惜牺牲生命吧,好像一个人必须要六亲不认、不能有正常的家庭和生活,放弃了自己的血亲放弃了自己的爱人,放弃了自己的子女,为工作为事业大干快上。就像蒙咪说过的:“我们重视家族、重视血缘、重视宗亲,但很多时候,又在潜意识里崇尚为了出人头地而六亲不认。不带小孩、不理亲情,不仅不受批判,反而成了成功人士炫耀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和牺牲的资本。”
丑奶奶一直在强调“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她“成人”问题一直都是个大问题必须重视”。“人是能够风水轮流转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河东河西就体现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孩子教育得好,成人了,姑且不论他多孝顺父母,最起码自力更生你不惦念他。”“好多当年多么鹰耀(方言,厉害,能耐的意思)的人啊,就是孩子没教育好,到孩子这辈儿完了,家境每况愈下。”
确实是这样,把孩子教育成人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大问题。反过来看职场妈妈,面对这个大问题时候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既是一个妈妈,又选择了职场。那一定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替你担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重担。也许是孩子奶奶,也许是孩子姥姥,她们放弃了自己退休后享受的时光,帮你照顾四个月开始出产假的小小婴孩,每天在家里围绕着孩儿的屎尿屁打转,不能出去玩,不能出去享受退休生活,一切以你的小家为重,让你能安心返回职场。说句实话:能有人帮衬你,帮你照顾孩子,你就是幸运的。
有人帮你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甚至比你自己照顾得还要精心,是不是你就可以当一个甩手掌柜的了呢?每一个想做好妈妈的职场女性一定会回答“NO!”这是做妈妈的天性,为了那个肉乎乎的小家伙,尽心尽力的学习,努力尽可能的多多陪伴。那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呢?
做了三年多妈妈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上下班乘坐地铁的时间多多阅读各种育儿经验,学习并执行。善于和老人沟通。
二,回到家里,立即放下手机,专心致志陪孩子阅读、玩耍。别看孩子小,她眼神可管用,天生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谁专心陪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三,出差时候,提前告知孩子,返回时候带礼物,不忘记对孩子的承诺。在出差期间,晚上休息的时候也要和她聊有意思的事儿,告诉她一个新的地方的所见所闻。
四,周末休息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去做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她开心期待下一次的欢聚。
五,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想法,不急不躁,控制情绪,再控制情绪。给孩子呈现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这些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孩子一变熊,可能妈妈就开始抓狂,万一控制不住情绪,就会又吼又叫,孩子肯定会吓得魂飞魄散。所以,白天面对工作中的各种琐事,晚上面对生活中各种琐事,面对自己的熊孩子,一定要控制控制再控制情绪,要做孩子的“微笑妈妈”。家住南5.6环,上班在2环,每天坐上班的时间真的很长很长,以前每天坐地铁时候看个小说听个歌“嗖”时间过了,就到单位了。
现在不再重视自己的娱乐活动,反而每天早上看关注的育儿公众号,看育儿类文章。经过长久以来的筛选,基本上现在看的就是“六妈罗罗”“凯叔讲故事”“科学爸爸”“常青藤爸爸”“少年商学院”等。最开始关注号特多特多,经过选择和筛查,留下了质量较高的几个,看看育儿方法育儿案例等,遇见好的文章,可以发给丑奶奶的就直接发到家庭群里面,不可以直接发给丑奶奶的就发给丑爸比,让他吸收之后再转述给奶奶,达到一些可见的共识。
感谢丑奶奶是个开明热爱学习的老人,在没我怀孕前她没退休时候就报考并通过了“育婴师考试”,笑称自己“持证上岗”,让我们在育儿上减少了很多很多沟通不畅的问题。我们同时学习公众号上的好的育儿文章,受益的就是那个“奶奶的袋鼠宝宝”“藏在袋袋里的小家伙”了,我们同有一颗爱她的心。多和照顾孩儿的老人交流分享育儿知识,时刻吸取新的育儿知识,平和有效和老人沟通,是减少育儿问题和矛盾的一大法宝。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我便变成了“低头族”,狂刷朋友圈,看各种信息。回到家之后,面对可爱的小家伙,也喜爱得不得了,拿着手机拍拍拍,拍她各种可爱的瞬间,拍着拍着,蹦出一条信息,挺有意思啊,开始看上,忘了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可爱了。
有段时间,孩子忽然不理我了,嘴里喊着“奶奶的小宝宝”转头钻进奶奶怀里,拉都拉不出来,嘴里还喊着“妈妈走开”,当时好伤心啊。心里忐忑不安,一会儿恨恨地想“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一会儿失落的想:“完了,孩子和我不亲了,不要我了,怎么办?”天人交战中,很是失望不开心。丑爸比及时出现,开始了他的“忠言逆耳”:你玩手机太多了,不专心和她玩,她当然懂,当然去找专心和她玩的人了。你是大人,不能和小宝宝一样见识啊。你要去争取她的喜爱,放弃也不是你风格啊……巴拉巴拉一顿说,好吧,我放下手机。
跟她一起玩,带着她玩,跟她玩嗨了。小家伙果然开始腻着我,跟妈妈好了起来,果然“收获与付出成正比,给予和获取成比例”啊。
我们一起玩橡皮泥,这是我的长项啊,我玩得很哈皮,小家伙乱揪乱挤我都不让,怕弄坏了。有一次必须恢复一个老师的信息,我去看手机的,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小家伙把各色橡皮泥混在一起,兴冲冲的举着个“团团”对我喊着:“妈妈,我给你做的蜂蜜蛋糕哦”,刚想开口制止的我被震惊了,两岁多的小家伙做得蛋糕好漂亮,颜色搭配也和谐,蛋糕也好看,比我做的有灵气。看来妈妈以前干涉太多了……以后,我当副手给她打杂,她自己做橡皮泥。什么生病的小宝宝啦,鸡腿啦、巴巴布莱特啦做得都超好。质朴而自然。
小区里有个小朋友是丑娃娃的好朋友,小朋友的妈妈也是职场妈妈,她在陪伴孩子上做得特别好,给我们其他这些妈妈做了很好的榜样。她很有耐心,用蛋糕盘子做涂色玩具,上面再写上汉字和英语,边玩边涂,这个小盆友已经认识上百个汉字和单词了。都说教这么小的孩子学习,相当于带着蜗牛去散步,特别慢特别没效率。但她一直很有耐心,教着小家伙,还取得不错的成效,真是值得我这种没耐心的妈妈学习。
总之,和孩子一起玩,妈妈要有耐心,那是孩子的主场,做妈妈的要专心致志陪伴她,不干涉多配合,多引导,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我的工作性质决定,很多时候会出差。
从生完丑妞儿开始,一直扛,扛到十一个半月时候终于扛不住了,要去出差。走的时候是晚上,哄睡了她,我就出发了,边下楼边落泪:我可怜的小家伙还这么小,还在吃奶,妈妈就出差了。那一刻,真的感觉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妈妈。都忘记那煎熬的一周是怎么度过的了,只记得回家时候,看到小家伙,她正在奶奶怀里,看到我扑过来在怀里拱啊拱啊,小手搂着我的脖子亲得不得了。带回来的礼物反而不那么喜欢,仿佛我才是她最珍贵的礼物。
随着她慢慢长大,每次出差都提前告知孩子,在外面时候视频打电话,还用微信给她讲睡前故事,所以很小的时候小家伙就会用手指点击微信语音来听,会点击按键咿咿呀呀和我说话。也算是妈妈经常出差带给孩子的一项新技能吧。
曾经有一次带着奶奶和孩子一起出差,小家伙在满是鲜花的校园里开心奔跑,对于她来说,或许觉得这就是“上川下溪”去旅行吧。很开心。现在她上幼儿园了,不用再出差带她,她也有了自己的小小世界,回来会给我讲幼儿园的事儿。过家家时候还会说:妈妈,乖乖的哦,你表现好,我奖励你一个礼物。
周末休息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去做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比如去公园堆沙堡,比如去超市买菜,然后做饭给她吃,两个人慢慢地不慌不忙的玩,随着孩子的节奏,如果她要踩泥坑就给她穿上靴子,陪她一起踩;如果她要蹲在那里观察蚂蚁窝,就不要拉走她,和她一起观察,顺便讲讲大力士蚂蚁的故事;如果她要滑滑梯,就在下面接着她,告诉她排好队慢慢滑;如果读到故事书《巴巴伯做陶罐》就给她找做陶罐的陶艺视频,一起看,一起解释她不懂的地方,自己也学到新的好玩意儿。让她每一次活动都充满期待,扬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对你说着她的满意和期待:下次,我们还一起来……
上次娃感冒发烧,去医院,边上一个小宝宝肯定是很不舒服,一直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闹脾气,旁边的爸爸被惹到,拉过孩子“啪啪啪”打了孩子的屁股,大吼道“你别唧唧歪歪好不?再闹腾我还揍你!”孩子惊恐的眼神看着爸爸,嘴憋憋的,最终咽下了到嘴边的哭泣。看着真是好可怜,丑奶奶心疼得不行,上前去说:孩子本来就不舒服,可别再打他了。那个爸爸不置可否,不知道是不是怪丑奶奶多管闲事,打自己的娃,你操个什么心?
其实面对孩子,真的可能随时随地都会被逼的抓狂和发疯,孩子有她的一套逻辑,根本不吃大人这套,但细想想她有时候还真有道理,她的小小心灵里,隐藏着不被大人了解的美好和快乐,给你以感动。
那次,丑娃娃拿着我的唇膏往嘴上一阵涂抹,拦都拦不住,作为妈妈的我严厉制止,其实不是可惜唇膏,是怕大人口腔细菌感染她,她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妈妈,我涂唇膏马上就长大了,长妈妈那么大,等我长大了,妈妈就是小宝宝了,我来照顾你。听罢眼眶一热,好想落泪。
妈妈眼里就是个熊孩子的捣乱顽皮破坏,可小家伙自己其实是在探索新的世界、心里面装满了大爱。作为妈妈,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心里最本真的想法,不急不躁,控制情绪,再控制情绪。这样你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孩子,理解她“熊”行为后面的真实的想法,我们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给孩子呈现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这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孩子一变熊,可能妈妈就开始抓狂,万一控制不住情绪,就会又吼又叫,可是吼叫是管教不出好孩子的:你用吼叫来对待孩子,孩子也会还给你吼叫。
最后以一首诗歌来结束今天的话题,也让我们以此诗歌自勉: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所有图片引自网络,谢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