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一句扎心的话:中年人,心里有事的时候,父母不能说,朋友不敢说,孩子面前更是装作若无其事,所有的事情最后都只能是自己扛。
当陈卓得知自己患上肾癌中期时,一向阳光、开朗的他一反常态,变得隐忍、克制,充分诠释了上面所描述的中年人的无奈。
原来以为要圆满大结局了,不曾想却横生出这样违和的剧情,看哭了一众网友,大家纷纷喊着要弃剧、忍不住要给编剧寄刀片……
然而,在平静之后,我们却也能够理解,这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影视化呈现罢了。
生活的真相:从来都是甘蔗没有两头甜,日子很难都圆满。
01 人和人的结合有迹可循:互相温暖、互为阳光
离异北漂刘小敏性格清冷且寡言,而陈卓则阳光且幽默。
就连当初不建议他们结婚的刘母王素敏,在陈卓送她去火车站的路上也不禁赞叹:我们家小敏,这孩子从小就是个闷葫芦,什么事啊她都藏在心里,和你在一起她能快乐。
而小敏,一直也是觉得会跟一个自己崇拜的人在一块。
对于中年时选择了陈卓,小敏在跟两人谈与苏老师的过往时也感慨道:我怎么会跟你在一块呢?46岁还蹦来蹦去的一个男人……
在前妻李萍眼里,陈卓毫无上进心,跟他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头。这是崇尚豪车、豪宅、阔太生活的大女人李萍所不能接受的。
小敏跟李萍不同,在她经历了酗酒前夫金波、与白月光笔友苏老师的波折后,阳光、安定是她的首选。
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我们的大多数选择都是基于此种考虑。
做自己的太阳,你就能当别人的光。陈卓便是小敏生活中的那道阳光,带给她温暖;后来陈卓患癌,小敏不离不弃,两人互为阳光。
看似是爱情无定式,实际在匆匆岁月中,我们都愿逐光而行、向阳而生。
02 成年人的崩溃,从看体检报告开始
好希望是一场误诊!
看到观众都在骂陈卓患癌的剧情设定,但回看现实,癌症发病率对一个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人75岁前患癌的概率为20.6%,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中,会有1个人在75岁前患癌。
生活就是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前脚刚领结婚证,接着却被查出肾癌中期,陈卓忍痛安排身后事:跟小敏离婚、安顿女儿佳佳的生活。
如果陈卓没有商业保险,这个家庭可能会一朝回到解放前。
至于有观众说是在进行保险广告植入,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敏感。买不买保险、买哪家、怎么买都是个人的认知和选择,这就跟买不买彩票一样。
两者不同的是,买彩票的人都想中;买保险的人都不愿中。
有些人是抗拒、甚至害怕体检的,害怕一旦被查出什么重大疾病,如果害怕有用的话,那就继续害怕吧。
面对体检,与其害怕和焦虑,不如平常就认真照顾好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体和灵魂。
03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请合伙人钱峰调整自己的股权、跟前妻李萍交代保险受益安排及股权和教育金、跟小敏提出离婚以免拖累到她……陈卓患癌后对后事迅速作出一系列安排。
在把人看哭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现实:陈卓把钱和股份都留给了女儿佳佳。这个安排也是人间真实了:孩子是父母永远放心不下的牵挂。
有网友评论说,如此分配藏着半路夫妻的真算计,陈卓对小敏不公平……
其实这跟几婚貌似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非得要在各种爱之间排个序的话,父母之爱往往是远远大于夫妻之爱,这是由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假如换做我们当编剧,把角色对调一下,是小敏而不是陈卓患病,我们笔下的小敏会作出怎样的安排呢?想必结果不言而喻。
有人说《小敏家》越看越狗血,闪婚、出轨、私生子、离婚、再婚、酗酒、欠债、家暴……交织的人物关系里上演了360度全视角的爱恨情仇。
平静细想开来,这其实是影视化了的现实剧。
真实的生活就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往往就是一地的鸡毛不圆满。虽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但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虽说遗憾是一种很悲的美,但我们还是盼着有个happy ending的,说要弃剧只是句气话罢了,现实的烟火气或许会带着我们再刷此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