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京东建立了一个物流实验室,搞机器人研发,想通过人工替代降低节节攀升的物流成本。此前,从2009年到2013年,京东物流成本投入分别为1.44亿元、4.77亿元、15.15亿元、30.61亿元、41.09亿元,每年都是倍数级的增长。刘强东孤注一掷的自建物流逻辑,要是再没有概念或技术上的突破,就有可能在商业上被证伪了。
那时候直接负责的肖军,包括刘强东本人,或许都想象不到他们的无人机除了物流,还会跟庄稼地和农民发生如此密切的联系。
京东研究无人机的几年里,无人机行业本身的技术成长和商业应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期间,杨苡的北方天途在艰难创业中经历了工业无人机运用、无人机培训的尝试后终于下定决心要把农用植保无人机当做主打方向,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独孤求败以后发现了大金矿开始强势插入,极飞更是早早就放弃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4月的第二个周一,京东发布了京东农服APP。本意是高筑墙以对抗阿里电商的京东无人机这一次走在了前面,随着植保无人机的蓬勃发展,京东无人机在物流之外开辟了第二战场,这个战场上,目前还没有阿里。
2016年,菜鸟网络CEO童文红怼京东称,“不要认为搞了个无人机,就是进入了智慧物流” ,两年过去了,京东不仅搞了智慧物流,还搞起来了智慧农业。
互联网圈子看待阿里和京东的竞争,有一个基本认知,就是国内城市的流量已经触到了天花板,未来的增长将十分有限,这从近两年的双十一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对京东和阿里来说,未来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走出国门,东方不亮西方亮;第二就是下沉,唤醒县域市场和广大农村的流量。
无论是消费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阿里和京东的套路都是基本相似的,搞乡村推广员、服务中心、物流延伸等等,谁也玩不出新的花样。在同样的玩法下,阿里VS京东强弱对比如何,大家心理都有一杆秤,但这一次京东换了玩法。
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在京东农服发布会上称,京东将以无人机作为切入口,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整合农林植保产业,利用京东无人机研发和应用优势打造科技助农新场景,利用大数据管理为农民提供智慧化、信息化服务。
肖军的这几句话显然是经过炼词炼句的,京东在无人机研发的既有优势和未来优势在业内是可见的,那么基于研发的优势,与上游无人机厂商开展合作,深度接入植保无人机规模化生产就成为一个重点拓展方向,用技术驾驭制造企业,这也是科技企业一贯的套路;另一方面,“应用优势”主要指的就是此次发布的京东农服APP了,只不过,这个环节京东是否具备优势,以及场景到底“新”不新,则值得商榷了。因为从应用功能来看,用互联网平台对接农户(耕地)和飞手两端,进行撮合交易或为无人机及农资销售引流,京东绝对不是第一个做类似平台的吃螃蟹者。
其实除了阿里和京东,其他知名互联网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农业农村项目,比如网易的黑猪和大吉大利鸡,腾讯的“为村”社交平台等,但无一例外的,在农业从业者眼中都稍嫌花哨,赚了大把的名声,却在自己的内部都不见得多受重视。
农业界现在也有一个较共性的认知,即农业服务领域将是未来的大市场,农资、金融、电商等具体玩法都要落实到农业服务中去,而通过农业服务,可以打通整个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京东这次的动作,终于像是做农业的正确姿势了。
无人机方面,京东在硬件上已经先行一步了,如今的京东农服更彰显出整合农业产业链的野心。成败的关键,或许要看京东在流量和资金方面的既有优势能否快速及时的转化为肖军口中的“应用优势”,这个优势一旦成真,目前的无人机植保上下游产业链,甚至农资市场的格局,一定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七十多年前,盟军用一命换一命的办法在诺曼底搞登陆,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这个口子向德国背后投入了近三百万兵力,然后又用了一个月时间光复巴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德国人从此变成了顾此失彼的夹心饼干。诺曼底登陆最大的一个意义是加深了英国的护城河,德国从此断了大规模进攻英国本土的念想,另一个意义是极大支援了和德国人正面硬钢的苏联人,从而奠定了欧洲战场最后的结局。如今形势下的互联网格局,城市里的巷战依然激烈,双方用砸钱的办法寸土必争,而坚持社交的腾讯和盟友京东的农业服务已经实现了登陆。
新农参考(ID:xnck-com)原创出品
文 / 大雪纷飞 责编 /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