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灰色的浓云正在缓慢地向西移动,似乎终于要让出它霸占了好些日子的天空。
雨丝儿还是淅淅沥沥,若有似无地飘个不歇,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别指望这小雨能够停下来了。
看着这下得颇有些耐心的小毛雨,我决定步行出门,来一场雨中漫步,顺道锻炼锻炼这些日子早已有些慵懒的双腿。
雨虽不大,但长时间行在其中,恐怕还是会打湿衣裳,还是得早做防范,于是顺手从门后拿起一把雨伞撑开来。
果然,还没走出去多远的路,细密的雨丝已在伞面上凝结成许多大颗的雨珠子。
终于,伞面再也留存不住雨珠们急剧膨胀的身体,便任由着它们争先恐后地顺着伞的边沿急迫地滴落而下。
雨珠儿滴滴答答,一滴滴坠落于地,源源不断地,似乎已不再有间隔,可见这不起眼的小毛雨下得有多稠密吧!
躲于伞下的我无疑是安全的,一根头发丝儿也没淋着,尽可以从容观赏路边的花花草草;听一两声香樟树浓密的枝叶间传出的啁啾鸟鸣,脚步轻快地朝前走去。
前面不远处就是老街东面的巷子口了,已可以清楚地瞧见巷子口对面的马路旁,那几棵年岁颇高的老樟树。
它们虬结粗壮的枝干上满缀着白色透明的长条状灯饰,在细雨微风中不住地晃荡着,似乎下一秒就可以听见它们如风铃般发出叮叮咚咚的脆响。
这些灯饰也不知是出自何人创意?没记错的话,它们应该是在年初的时候才被悬挂上去的。
据说当时好几个安装师傅,在两辆吊车地帮助下,足足忙活了有大半天的时间呢!
这些灯饰参差不齐地悬于树干之上,按说也算是这老街旁的一样新鲜物件。只是这雪白的颜色这长条的形状,看上去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真是看不出它们带给人的美感在何处呢?私以为有些画蛇添足之嫌哟!
几棵老樟树本就生得枝叶茂盛,枝干粗壮且曲折蜿蜒,伸展开去,直如巧夺天工的巨型盆景般令人赞叹,古怪的灯饰反而破坏了这天然的美感。
巷子口的人工桃花树还在,那一朵朵粉红的桃花,经了这几日雨水地濯洗,倒显出格外明媚的颜色来。
这是前段时间举办桃花节时遗留下来的。当时老街的巷弄里,游客们来往穿梭,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这才过去没多久呢,昔日的繁华热闹便倏地不见了踪影,惟余风裹挟着细雨一无阻挡地穿过长巷,带起那些悬挂在屋檐下的柱形红灯笼无助地摇摇晃晃。
大概是连日阴雨的原故吧?天晴时应该还不至于如此行人寥落。
走进细雨里的老街;走进那些窄窄的巷弄。
看那些紧挨着的一幢幢灰墙灰瓦的二层小楼;看那些数不尽的飞檐翘角;看那些木质结构的雕花门窗,它们全都掩在细密的烟雨里,如海市蜃楼般,吸引着你走近,走得更近一些,去一探究竟。
沐浴在细雨中的这些老街巷弄还是别有一番韵致的!
雨水已将青砖铺就的路面刷洗得很是清爽干净。路面很平整,丝毫不用担心会踩到坑洼里的雨水,打湿了鞋袜,尽可以放心大胆地朝前走。
一个特色小酒馆里有浓浓的酒香溢出,透过雕花的窗户,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个正在浅饮独酌的食客。
他们慢饮着杯中甘醇的老酒,吃着地道的特色小菜,享受着这静谧美好的午后时光,享受着这慢生活的惬意舒适。
这些深藏于巷弄里的小酒馆,在这样的雨天里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它们环境优雅,古色古香,远离闹市,颇为安静,是孤独旅行者的最爱,是他们疲惫旅途中难得的休憩之所。
我继续前行,撑着伞独自走过这深深的巷弄,走过这如诗如歌的朦胧烟雨,仿佛正在穿越一幅古老隽永的水墨画卷,沉醉其中,不知何处是路之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