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即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良知永远是向“善”向“是”的,天天向上的,如果我们能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将变得格外清晰,制胜决断,了然于心,彰显于外!“知行合一”的“行”,王阳明说,不要以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实践才是行,一念发动就是行了.所以从这点而言,知行合一还要我们注意念头的对错,念头以后就是行动!
“家和万事兴”.家如何“和”,两个字“孝悌”.孝乃儒家美德的基石,是孝顺父母之意;悌是友爱兄弟姐妹,成家的自然还包括妻子.王阳明说:天地间的孝道,无非是莫让父母担心.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就是“让父母心安”.
“谦”是一切善的根基.“谦”就是谦下,《易经》谦卦的卦形,是高山在地下,象征着内心高耸如山,外表却谦和如平地,锋芒不露,谦虚谨慎.
器皿的价值在于它的空.
王阳明认为,人是情感的动物,但老天给我们这种感情时,不是让我们来挥霍放纵它的,流露情感要适度,适可而止.如果无法做到适度和适可而止,那就是任情.人难免会遭遇挫折,屈辱,甚至是巨大变故,当此时,能平静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就是致良知,也是毋任情了!人不能控制过度的情绪,就最终会成为情绪的奴隶.不要放纵自己的情感,还表现在千万别不近人情.所谓不近人情,就是我们良知不认可的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能轻易损害?亲情乃天地第一情,怎能随意割舍?
毋责人,要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这样才能心平气和;但自治,要求自己,要在看似没有过失的地方找出自己的过失,这样品德就会增进.自治,就是自己治理自己,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听上去很大,其实无非就是责己,常反省自己的不对之处,加以改正.当你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自我管理上,正如王阳明所说,你哪里有时间去责别人?
凡是真金都不想遇烈火,因为那太痛苦.正如我们很多人都不希望身处逆境一样,但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你的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两次逆境,能在逆境中爬出并傲然站立,这就是真英雄,就是致良知.过去已逝,未来还未来,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当下.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所以王阳明认为,为善应该有两方面,与人为善和与己为善.真正的为善应该是二者兼备,二合一的,所谓与己为善,应该是遵循本心,为善就是为善,不图其他,唯有如此,才能在与人为善时无牵无挂,自然流露.这才是真正的为善最乐,既乐他人,也乐自己.
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倾向于名著经典.所谓名著经典,非是章法奇特,文采纷呈,也不是流传深远,有某些伟人的推荐.它只是符合下面这个特征:无论是什么形式,它们都在宣扬着人类最纯粹的善,摒弃人类最卑鄙的恶!
继续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