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罗甸县一所乡镇中学,留守儿童占整个学校的46%,独居儿童有一部分。这些儿童或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看护,或是自己独自居住,父母到遥远的地方谋生。农村留不住他们的父母,父母离去孩子缺少陪伴,父母留在农村家庭又缺少生存的资金。老师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缺少什么,却又不知道究竟缺少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当他们长大后,这种独特的成长经历,究竟会带给他们什么?对他们长大后的生活有什么负面或正面的影响。
今天,听罗甸县乡镇中学的王校长给我说了一个故事。我禁不住把它记了下来,他说,他感觉留守儿童性格中的一个字“狠”。打架不计后果。
在他才到学校当班主任时候,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独居儿童,爱打篮球,学习成绩不好。从这个班推到那个班,最后校长把这个谁头疼的孩子安排到王老师的班里来了。在这之后不久的一天,这个孩子组织了十七个孩子一起打群架。他知道这件事后,把这个孩子拖进办公室,关好门,想用一些手段收拾他几下。可王老师一看,这个孩子个子比他高一个头,酷爱运动而发达的手臂肌肉,用其他老师的手段万一起冲突的话,吃亏的肯定是自己。王老师转过身想拿棍子的手突然停了下来,他看到放在饮水机上的一次性纸杯子,把拿棍子的手拐了个弯,拿起纸杯子接了杯水,递给孩子说,“孩子,坐。”这孩子大吃一惊,说,“老师,你不收拾我了?过去的老师要么使劲的抽我,要么让我跪下。我都准备好了。”这时,老师说:“老师不是要收拾你,而是觉得你挺有能力的,你能组织17个同学为你打架、冒险,可见你的组织能力多么强!如果你能组织这样一批人起来保卫国家,那你是将军;如果组织这些人在企业里干事 ,那么你是老板;如果你组织这些人打架,那么你将会进监狱。”这孩子愣了了愣,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打架了。”后来,王老师让学生抽空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他喜欢读的书,孩子果真去看了,并允许他在听不懂的英语和数、理、化等科目看其他书,安排他协助管理班级。从那以后,这名学生有了一些变化,英语课上他虽然听不进去,但仍然假装认真听课。到中考时,老师知道他不可能考上高中,就联系了一个修理厂让他学修车,孩子的脑袋挺灵活的,学得挺快,不久就出师了,每月的工资达到7000元左右。随后,自己也办了个小厂,老师的车有毛病,他都主动来修,过年过节也主动来看来看老师。真为这个孩子感到幸运,在那个关键时刻,遇到能这样智慧对待他过错的老师。
我想,在师生关系中,是否是这样:崇拜和赞美是永远的力量源泉,自尊自信与自暴自弃,有时不过一句好话的距离。爱的语言千言万语,排在首位的,终是肯定的语言,所有的关系比较起来,以互相欣赏为基础的关系要牢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