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一)分手是心灵的修复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相处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实际上,我们不会简单地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如果恋人很在乎我们,他就会主动去满足我们这个来自无意识的愿望,去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一旦我们觉得恋人的确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我们就会变成孩子。
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作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将恋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恋爱过程没有完成前,我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们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形象。但结婚仪式完成后,理想父母回归到了现实,我们不再扮演彼此理想父母的形象,不愿意再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对于缘分,心理学也有独特的解释: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过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
(三)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四)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为了父母的健康,我们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她)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因为,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二、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一)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有健康自我的人,他会很爱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语言。
在母子关系中,或者在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这一刻,就是爱。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共情能力的构建,就源自于能彼此碰触的母婴关系,而它的基础,是妈妈能看到婴儿的感受。
中国人的习惯性认识——三岁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怎么对待他们都可以,是大错特错的。相反,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
(二)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国内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写了《爱和自由》一书,大致的观点是,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三)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点燃这烛光的人,却丝毫不企图在你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丝毫不想控制你。他们来了,点燃了烛光,又走了,就仿佛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这样的过客,会给你留下温暖,会让你更相信自己,同时也更相信别人。让你对关系更有信心,也让你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样的过客,我称之为我们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们本来温暖,他们会让我们更温暖。如果我们本来冰冷,这样的温暖会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
(四)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在这一阶段,如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譬如妈妈与儿子建立无比密切的关系,并让儿子知道,妈妈在乎他更甚于爸爸,或父亲与女儿非常亲密,并让女儿相信,爸爸爱她更胜于妈妈,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俄狄浦斯情结”[插图],一方面,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另一方面,他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还会发展出一系列问题,譬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难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成同性恋。
三岁前,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最亲密。但从三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在约五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如果父母的关系稳定而和谐,那么孩子这种欲亲近异性父母的渴望就会逐渐下降,并最终表现得与同性父母更亲近。
“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实际上,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异性父母的成年配偶,去做一些和他这个年龄段非常不相符的事情。
特别小的孩子,只要有一个人爱他,他就满足了。但三岁大的孩子,会渴望同时拥有爸爸妈妈的完整的爱,也就是说,他既渴望同性父母的爱,也渴望异性父母的爱。“如果少了一个,他会创造出另一个形象来。”胡慎之说
一个小男孩问妈妈:“爸爸在哪里啊?为什么还不回家呢?”
妈妈安慰他说:“爸爸爬到了月亮上面,现在正在里面砍树。”
实际上,男孩的爸爸几年前就去世了,是男孩的妈妈亲自送走的。她不忍心告诉儿子残酷的真相,于是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这个谎言让儿子的眼睛亮了起来,虽然住在一个整天漏水的破旧房子里,虽然生活是那么艰辛,但每到夜晚,他就会微笑着看着月亮,有时会自言自语地说一些话,他相信妈妈的话:爸爸在月亮上砍树呢,以后会回来盖一栋漂亮的、不漏水的大房子。
几年后,妈妈也去世了,但男孩坚强地活了下来。尽管已经明白,这只是妈妈编织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但是,每当遇到挫折与苦难时,他只要抬头仰望月亮,心里总会感觉到一股暖意,仿佛在高高的天空之上,真有一双慈祥的眼睛,正热切地注视着自己。
再过了几十年,曾经的男孩变成了国内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老板,已经修造起无数的高楼大厦。
如果只试图爱孩子,却不爱配偶,甚至阻止孩子去爱配偶,那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无论你的配偶是多么不堪的人,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6岁会打下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但如果男孩想成为有魅力的男人,女孩要成长为有魅力的女人,他们不仅要进入同性父母的世界,还要进入同性的大世界,譬如结交众多的同性朋友。我们不断回到异性的世界,但我们首先属于同性的世界,与同性的交往——喝茶聊天、饮酒作乐、在俱乐部里消遣、学习充电、集体运动或随便什么事,都可以让男性补充男性的能量,让女性补充女性的能量,从而让他保持他的男性魅力,让她保持她的女性魅力。这才是这个世界最和谐健康的整体关系模式。
相反,如果男性总停留在女性的世界,女性总停留在男性的世界,那么不管它具体是怎么回事,都意味着一些问题的存在。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五)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0~1.5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1.5~3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
1.5~3岁时,对孩子来讲,父母仿佛是全知全能的,孩子有什么需要,他们仿佛都可以轻松满足。但是,对于16岁的女孩,她的需要,父母就很难再满足了。父母不能替她学习,不能替她处理班级的人际关系,也不能替她发展创新能力……这个时候,受惯溺爱的女孩就会惊恐地发现,原来有太多的问题她不能处理。于是,她陷入无法面对自己的自卑。这个时候,她可能就会幻想一个更“全知全能”的新“父母”,期望他能溺爱自己,并化解她现在的所有生活难题,就像原来的父母在1.5~3岁时帮她化解一切难题一样。
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六)溺爱=过度地阻碍
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父母越溺爱孩子,孩子越觉得窒息。
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大人或许以为,孩子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他要做的太多尝试都很重大,完成这些任务,要调动很多东西,头脑、身体和心志等。每完成一个他认为的重大尝试,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自己行”,久而久之就帮助孩子形成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七)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研究发现,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
假若母爱的累积效应不够,这一领悟没有发生,甚至,母爱稀少,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
最初,爱的载体都有照顾与陪伴功能,经典如泰迪熊,这是美国孩子最常见的公仔,毛茸茸的可以让孩子抱着,也可以充当孩子假想的玩伴与聆听者。健康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对泰迪熊很有感情,但他们不容易痴迷,而太痴迷于泰迪熊的孩子,都可能是儿时获得的母爱太少。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杀手里昂的“泰迪熊”是那盆植物,后来变成了同样缺乏爱的小女孩。
[if !supportLists](八)[endif]密不透风的爱,源自自私
(九)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十)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心理疾病从轻到重可以分为三类:神经症,如抑郁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和广场恐怖症等;人格失调,如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五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一阶段被基本定型,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遇严重创伤,他就会埋下患病的种子。如果以后的人生阶段再一次重复了类似的创伤,他就可能会爆发相应的心理疾病。
(十一)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忧愁,而且是莫名的忧愁,是青春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因为,青春期处于一个不断“丧失”的阶段。
咨询师胡慎之说,抑郁情绪均来自“丧失”,我们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内容的丧失,都会引发或轻或重的抑郁情绪。
从十二三岁开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基本结束,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二个“叛逆期”(第一个是1.5~3岁)。正常情况下,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叛逆来,不听父母的话,什么事都要自己来。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脱离对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十二)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第三章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一)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不能将自己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二)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许多孩子之所以迷恋网络,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他们被父母、学校“遗弃”了,他们的安全岛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
缺乏安全感,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一个广为人知的观念——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
为什么?因为,孩子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两个概念: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
客体即孩子身外的物体。幼小的孩子没有客体稳定的概念,他们能看到一个事物,才觉得这个事物存在,而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和他们玩藏猫猫的游戏,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
情感稳定性,即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
客体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
只有形成这两个概念后,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分离。长时间,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有研究表明,若在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创伤。
所以,在三岁前,妈妈要尽可能亲自带孩子,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分离,并且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形成所谓的安全感。
(四)孩子总考砸,可能有内情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曾奇峰说,“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
[if !supportLists](五)[endif]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if !supportLists](六)[endif]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他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
[if !supportLists](七)[endif]家有失败留学生怎么办?
除非父母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深切地知道了自己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并向孩子做出了真诚的道歉。否则,不要轻易去叩开孩子的心门,因你势必会带着旧有模式闯进去,而这是孩子受伤的根本原因。
好好照顾孩子,给他做好吃的,这非常重要。这时,孩子会退行到心理年龄很小的阶段,口欲的满足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安慰。妈妈做这一切尤其有疗愈作用,因这是妈妈再一次哺育孩子。
(八)如何一年圆“北大梦”
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受挫折,那么这个人的思维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九)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十)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
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
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
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十一)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十二)孩子当不了家庭的保护神
而对于家庭,海灵格形容说,健康家庭宛如平地,孩子会成长为挺拔的大树,而有问题的家庭宛如悬崖,孩子会成长为奇形怪状的树。孩子这样做,目的只是保持家庭的平衡。
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善意,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懂他的意思。同时,又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关你的事情,“我们会努力解决,你要相信我们,你的牺牲行为对我们解决问题并没有帮助”。这样一来,孩子既感觉到了父母的理解,同时又明白他的牺牲行为是错误的,就会放弃这种错误的努力。
第四章中国式家庭
(一)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原始的融合焦虑,是指一个人害怕与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联系,因关系意义上的链接会让其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这种惧怕所产生的焦虑即原始的融合焦虑。
简而言之,有此焦虑的人,会感觉哪怕轻度的关系,都会吞没掉他可怜的自我身份。
本质上,融合意味着小我的死亡,但一般的过程是,有一个清晰的小我,托着自己与别人建立关系,不断在关系中感受彼此,信任越来越深,突然间感受到彼此,并在那一刻放下防御,小我死亡,而最亲密的关系建立,一个包含着“我与你”的关系性自我建立了。
若没有这个相对健康的自我托着,而直接去建立关系,那种湮灭感就太强了,令人不敢尝试。
因没有被爱照见过,所以内心是一片黑暗。他们将这种黑暗理解为,真实的自己是坏的,而如此坏的自己竟然还渴望被看到被理解,何等可怕。没有人会爱自己、会在意自己,可自己还是如此渴求!
有时,比暴行更严重的是隐蔽的攻击。隐蔽的攻击,攻击者不会承认,旁观者也看不到,受害者甚至都难以诉诸语言。譬如,许多人,表面上对人很好,可一转身,却会小声咒骂。
若你够幸运,有一个好妈妈或好的抚养者,你的感受不断被碰触、被确认,你会形成一个丰盛而灵动的自我。若缺乏这份幸运,你要花很大努力,朝向这一目标前进。你也可以自己去认识并确认自己的感受,特别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勇敢地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激活你的感受能力,以此不断碰触自己的感受。若这一点特别艰难,找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是很好的办法。勇敢地去爱是必不可少的。爱,特别是爱情,能全方位激发你的种种感受。
不管是先天运气,还是后天努力,有丰富感受并被确认的人,都会形成所谓的“存在性安全感”。
(二)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
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他为别人而活。
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让个体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
顺从带给个体一种无用感,并让个体产生诸如“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等想法。
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四)触碰你的内在婴儿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五)愚孝是怎样炼成的
什么叫“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
歉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尤其是,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本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后,还巧妙地想给我们留下歉疚感,这会令我们感到非常愤怒。
明智的愚孝者,应当放下改变父母的渴望,接受无论如何父母都不会更爱他的事实,一旦接受了这个痛苦的事实,愚孝行为就可以终止了。
(六)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七)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做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看上去,嫉妒也是一个三角关系,“我”因为“你”垂青另一个人,而吃起了另一个人的醋。但实际上,嫉妒常是一个借口,目的是控制情侣、伤害情侣。或者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
(八)中国人的情感模式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像是在找妈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很容易就被收服了。
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