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它就像是一位与世事相隔绝,不入流俗的老人,他外表冷峻,但内心却充满着炽热与真诚。
可惜的是,我在桃源待了将近十几年,也没真正去见过桃花源,但它又好像存在于我的生活中。
去年暑假工的时候,因为同寝室的朋友是桃花源的人,我这才真正接触到桃花源。她盛情邀请我去她那边玩几天,于是在双休的时候,我打算走一遭。那天是夜里出发的,大概十点多才到她家,开着车窗,风呼呼往车里灌,因为是初夏,昼夜温差相对较大,还是很冷。晚上的桃花源在忽明忽暗的路灯交替下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直到十点半,下了车,走一截石桥下的路,才到朋友家。她的外婆早已经入睡了,听到外面有动静,屋内便开了灯。她们很热情,即使我对生人有点拘谨,她们还是那般热情。早上起床之后,她们就已经忙活很久了,我坐下来拘谨着,直到她们与我讨论一些家常,我才得以放松,最后才放下胆怯,慢慢融入。
很多时候,一个地方的人是否存有温情,都是在饭桌上体现的,朋友的家人给了我极热情的印象。而在《桃花源记》中体现的是这样的,“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很多情,古今皆通,无论最后在陶渊明诗中想表达的是否只是他心目中理想世外桃源的状态还是他内心的向往之情感,但至少,这一次我觉得是他写桃花源时的确是感受过真诚的。
桃花源,一个熟悉的名字,更多的时候,也像是异乡人的故词,听了会泪流满面,看了如曾旧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