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写可能是每个刚开始写作的人的心声,或者说并不是不想写,而是没有东西可以写,无从下笔,心情好了,有灵感了才会写。
今天读了7堂课,深有感触,因为也有在这么做,结构化写作,给你一个方向,马上就能写出好文章。
比如我之前看的《归来》这部电影,就有很多方向可以写,陆焉识和冯婉瑜的忠贞爱情;陆焉识是否值得冯婉瑜用半生等待;陆焉识和冯婉瑜,谁是不自由的人?陆焉识和冯婉瑜的爱情中,孩子只是个意外!诸如此类的。每个问题都可以写出一篇文章,但怎么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套路和常见体裁的10种写作框架:日记体、清单体、语录体、资讯体、点评体、图片体、问答体、互动体、实用体、鸡汤体。
1、日记体:毫无关联。且碎碎念的这种文体,我们称之为日记体,日记体的关键是要努力写出有趣的事情,或者值得分享给大家的新鲜事,如果在每段的结尾有一句金句点题,那就是佳作了。
2、清单体:在网上就太多了,红黑榜,排行榜,本质上都是清单。这种鞋文体,见的最多的就是书单了,比如这种随便一想就出来的:2021年,我读过的52本高分好书!可以参考书单。这种文体的难点是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3、语录体: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段对话,关键是语言要言简意赅,能够启发他人,只会讲究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将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4、资讯体:我们常在各个社群看到,类似于每日消息的播报就是了,它有很多变种,基本上要么按人群细分,要么按行业细分,很多人会在资讯体文章的最后悄悄带一个自己的广告,然后到不同的群里广而告之。
5、点评体:难以想象,点评也能写成一篇文章,没错,点评体侧重的是体验感,因为要引导别人去体验。着重在于描写我们的五官感受到的一切,写点评体的技巧也很简单,第一是用通感笔法去写。也就是写味觉,你要用视觉思维去写,用听觉思维去写……第二是用名人做背书,这点相信生活中大家见到的不少,比如某明星代言的吃的喝得玩的,终归是要比只点评的效果要来的好。第三是融于生活,源于生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情绪不高或者难以解决甚至不能承受的事情,那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些点升华成生活态度。也就会满足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
6、图片体:类似于我们小时候写的看图写作文,每当晒一张图的时候,用一段文字描写一下,图片体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网上有了热点事件,我们还可以套别人的图片体来讲自己的故事。
7、问答体:一是简要回答一个人的问题,拼成一篇文章,尽量让问答的内容都在一个范围或几个范围内。另外一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变成一系列问题,然后一一作答,可以倒逼自己输出。
8、互动体:一个是作者创造内容给读者看,一个是用户创造内容,作者和读者互动,碰撞出新的东西……
9、实用体:比较好的是。135编辑器中的一个内容频道,里面有这一天各行各业的好玩的热门文章,有知识类的,有新媒体方向的,有能够启发我们怎么写作的,有为我们示范怎么样写一篇实用性文章的,大家如果经常看这些好文章,相信能得到很多启发。
作者推荐2个写实用性文章最简单的结构框架。分别是2W1H和SCQA模式,可以体验使用一下。
10、鸡汤体:作者认为凡是刻意用激发情绪的方式引导大家产生共鸣,而不是用理性讲理、特征说明、客观记叙等方式写作的文章,都可能被大家归结到鸡汤体。
这种方式一般会将人的情绪或者行为放大,但有时候我觉得鸡汤虽然会让我们不太理性,在人生遇到艰苦困难的时刻,有一碗鸡汤让你有勇气再出发,不管那时人多么天真,那篇文章多么肤浅,我们都得感谢让我们变得更坚强的这碗鸡汤。
但是,在此之前重要的一点还是需要养成肌肉记忆,只有能坚持下去的,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就像刷牙洗脸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养成对文字的敏感和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