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见过两次面的同学微信找我,说让我帮忙收下快递,并之后再寄回给他,我犹豫了下,说要帮忙的话要给我大概几十块钱的费用,说完后,同学表示没问题,可我自己却感到浑身不对劲。
这是我第一次明码标价的帮忙别人,我为我自己的善良标了价。
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一方面,我不想白白浪费我的时间,去帮一个我压根不熟的人(即使是熟人);另一方面,我又认为,善良之人,其付出因是不求回报,在力所能及且不麻烦的情况下,能帮就帮,做一个纯粹的人。
不由得开始在想,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
经过漫长且纠结的自我探索后,我认为,好的善良,是有范围,有界限,有原则的;事情不能只以“善良”作为标准,人不能一直无条件的善良,一直无条件的善良,是对自己的残忍。
有一种人格,是叫“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的人,会没法拒绝别人的请求;不愿表达自身的负面情绪;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会一直讨好别人,并期待有所回报;会冷落自己的感受与需求等等。这样的人,我们当然乐意接受,但我们却不会对其报有敬畏。
我们会对一个不计前嫌,大度的人说其善良,抱有敬畏;会对一个愿意帮助弱者的人,说其善良,抱有敬畏;但不会对一个只要你拜托,就帮你做的人,抱有敬畏。
真正的善良,是在大家都选择仇恨的时候,选择谅解;是在大家都选择无视的时候,挺身而出;是在大家都选择装睡,勇于清醒。唯有此等英雄气魄,方称为真正的善良。
而无条件的善良,只不过是自我虚荣的满足与欺骗罢了。
虽然我们常说,一个人一时的善良不难,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善良。但我觉得,这种善良,是内心的坚守与原则,是无论现实多么残酷,都永不放弃的精神与坚持,是一种大善,而此等善良,才是我们所推崇的。
虽然又说,“善良不应分大小,心怀善意才是最重要的”,但我感觉,只有稀缺的东西,才会显得格外珍贵,莫要我们的善良,变得廉价。
总感觉会这么想的我,终究不能成为一个纯粹善良的人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