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来到学校,给小政补课。补的是英语单词。
小政看一会儿我,看一会儿单词卡片,眼神怯怯,言语闪烁。
我知道,他有很多单词不会读,怕我责骂他。
我的心里是隐隐有怒火,感觉到一股怒气在胸口回旋了一圈,慢慢消失。
因为连我自己都并不知道这样的学习,对于这个孩子的意义是什么。
但是我还是在让他学。
因为要考试,也因为我还不知道,除了把书上的内容教给他,我应该再教给他什么,对于他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又或者,潜意识里,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却想着用一个新的课题去掩盖我对这个问题的无能为力?
我不想这样。
一直以来,我都企图用一种更为轻巧的方法去取代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
现在什么学习状态?
形同苦役。
很苦很苦,而且是没有尽头的苦役。对于老师来说,这种教学也是一种苦役。
苦,是让人回避的,回避不了,就会转入另一种低耗能的消极对抗状态,那就是——麻木。
麻木的老师,麻木的孩子。学习变得不是发生在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而仅仅只是一种机械的外部运动。
手,机械地抄抄抄,嘴,机械地跟着读读读,背背背,大脑呢?在休眠吧?
如果你不想走这条路,你想走另一条路,最起码让自己觉得,我的教学是需要思维活动参与的,我的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
我想要共同参与的课堂,真实的课堂。
思想的觉醒,会带来行动的改变,每一个行动的改变,带来的并不都是欣喜若狂。
很多时候是挫败。
这么简单,怎么死活就是学不会?
做过多少遍了,怎么还是掌握不了?
对学生的怀疑,对自我的否定,还未远行,心已疲惫。
从这种灰心丧气的灰烬中,拍拍衣服,站起来,想一想,为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让人挫败?
不是的,它集中在其中几个孩子身上,所以,在这里,我可以看到,人的情绪是弥散性极强的东西,对一两个孩子的挫败会充满我的许多时空。
这是自己情绪的问题。
让我产生挫败感的是什么样的孩子?
是极大可能会被彻底放弃的孩子。如果我不想放弃,就要接受现实,接受现实,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挫败,是因为这几个孩子无一是符合现行学校教育标准的。
怎么不符合标准了?
成绩差。
此一项,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