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接收海量资讯。每天收藏、复制粘贴、保存,可一段时间后,发现好像储备了很多知识,却什么也没吸收到。
投入了大量时间,看了那么多干货,听了那么多大道理,结果却收效甚微,甚至是无用功。
为什么学不好?
学生时代,我们接受的知识是成块的、预设好的。我们只需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现在我们接受的知识是零散化的、无指向性的、多元化的。
在知识泛滥和信息轰炸的背景下,我们能够轻而易举、低成本的获取知识,但更难判断该学什么。
知识的半衰期变短了。一天不看手机,可能第二天别人讨论热点话题的时候,一句话都插不上。可见,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是惊人的。
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我们接收的知识随之变得零散化。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看似学了很多,其实很快就丢了。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筛选提取、有机整合、运用所学。如今,不会管理知识的成了新时代的文盲。
怎么建立知识体系
第一步:知识的筛选
我们容易走进一个知识雷区,什么都不想放弃。内容太多,什么都想学,导致什么都不精,最后可能还会造成瘫痪状态,无法行动。
特别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处理信息,术业有专攻。学霸从来都不会被海量的试卷、课题淹没,他们善于提取有利知识,针对性地学习。
如何筛选身边的资源?是不是可以屏蔽掉一些不重要的微信群,取关一些无聊的微博,过滤掉一些毫无营养的鸡肋文,摒弃掉一些无病呻吟的垃圾信息。
第二步:知识的储备和整理
脑容量不够,工具来凑。擅于学习的人,也一定是擅于使用工具的人。
推荐一个软件——Evernote印象笔记,可以说是第二大脑,随时随地将所需要的东西收集保存,还可同步到电脑端。
- 看书的时候,看到有价值的东西,拍个照就能永久保存。
- 上课老师所讲内容,或者会议内容,可以用音频记录。
- 无论是点滴灵感、待办清单、或是读书笔记,都可随时收入囊中。
知识收集起来后,还需要整理。
不要相信自己“等我有空再看”的鬼话,有多少人收藏后没有再看过。不经整理的知识堆砌得越来越多,杂乱无章,日后根本不想再去翻阅。藏了不读,读了记不起来,等于没读。
用文件夹分门别类,精细化打标签,不失为整理的好方法。
首先我会将笔记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务型的,一般在任务完成后便可删除,如待办清单、日程安排等,这些我会按时间整理。
另一类是资源型的,则需要长久备案留存。我用的工具是网络U盘,如百度网盘,可以多端并用,省去拷贝的麻烦。
对于需要经常查看的笔记,我一般会放在印象笔记,里面就有分类和标签的功能。我一般每隔一个星期就会重新过一遍印象笔记里的知识精华,一点点输入脑海中,日积月累。
第三步: 知识的运用和共享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爱德加•戴尔发明的学习金字塔也告诉我们,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记住更多内容的有效方法是,传授别人或立即应用。
简言之,就是知识分享和学以致用。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年英语,还是没长进,很大原因是学了没有却没有实际运用。我也是个英语学习者,我的方法是:学以致用,与外国人交流。这不仅点燃我的学习激情,更重要的是英语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互联网浪潮下,我们可以共享知识的平台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简书,知乎,微信、微博,论坛、博客。
满肚子墨水,不分享出来,岂不可惜。别人赞同,自己有成就感。别人反对,也能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探究问题的本源,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打造个人品牌。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就把读书笔记分享出来,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