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论是朋友圈还是新闻,到处都是讲有关共享单车的话题,而这个话题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对于许多运营的朋友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抓的热点,也是值得传播正能量的做法。但后面还不断以这个视角来写文章的运营朋友们,那就真显得落伍了。
对于运营者来说,那到底怎么挖掘视角来写呢?
高中我们都学过历史和政治吧?如商鞅变法我们知道用政治、经济、文化、内因、外因等角度来回答问题。作为做新媒体和运营的人来说,也可以从一些新视角来写有关热点分析。
一、主流观点的侧面反思
共享单车的话题主要是中国人们的素质低
1、把共享单车加锁或搬回家当为私有
2、把共享单车的零件破坏或乱扔
视角1:
中国的儒家文化已经发展了几千年,中国也自称为礼仪之邦,但共享单车的出现成了国民素质的照妖镜。这是为什么呢?这又是谁的责任?
国家、教育、自己?我想都有。
许多老师都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怎么破坏单车,同学们听得入迷,表示非常愤慨。可有多少人细想为什么会这样。恢复高考后,许多学生都成了分数的奴隶。你们细想一下 ,特别初中后,分数是不是成为唯一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指标。老师有多少花在道德教育方面,成才先成人有多少风气促使这样发展。作为老师,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否自己有一份责任呢?
视角2:
我们很愤慨,我们都骂那些人素质怎么那么差呀。自己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资格说这话,自己素质真的很高吗,或许只是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拿我们最贴近的例子来说吧。
为什么男生宿舍的公共卫生间老是有那么多人上了厕所不冲水呢?厕所是公共场所吧,是不是共享给人们使用。但确实很多人不冲水,留着那恶心的画面与味道。即使有些冲水了,本来是用手按的冲水按钮,却非要用抬脚踹的方式冲水。大概统计,快接近一栋宿舍人数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会有人那么做。
这一批人比破坏共享单车的人有很高素质吗?
视角3:
中国人口多,做好事也好,做坏事也罢,往往被放大。其实仔细观察,好素质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的。那些自发反对破坏共享单车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报道吗?(当然会有公司方的策划这些事件来制造话题便于传播速度)
二、话题的始端
共享单车那么多话题的始端就是各个共享单车的公司
谈这个视角前我先说说什么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在我的理解下就分两种,一种是B2C(企业对客户),如国外最近很火的Zipcar,另一种就是点对点(P2P)公司,即C2C个人对个人,这个需要一个平台作为辅助。他们都是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共享单车就是属于第一种,滴滴属于第二种。
视角1: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共享单车那么便宜真的是公益吗?
1、使用者交的费用
现在很多共享单车是一个小时一两块,但规模大起来,市场稳定了必将会提价。如外卖平台、滴滴等打车平台,教育了一批消费者,市场稳定下来立刻提价。虽然共享单车利润很少,但量非常大的,这部分的钱就可以弥补了公司的很多开销支出,甚至会有很大盈利。
2、广告的收入
线上广告:量一旦大起来,平台就可以对接广告,这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主要盈利点。毕竟这是一个高频率使
二、话题的始端
共享单车那么多话题的始端就是各个共享单车的公司
谈这个视角前我先说说什么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在我的理解下就分两种,一种是B2C(企业对客户),如国外最近很火的Zipcar,另一种就是点对点(P2P)公司,即C2C个人对个人,这个需要一个平台作为辅助。他们都是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共享单车就是属于第一种,滴滴属于第二种。
视角1: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共享单车那么便宜真的是公益吗?
1、使用者交的费用
现在很多共享单车是一个小时一两块,但规模大起来,市场稳定了必将会提价。如外卖平台、滴滴等打车平台,教育了一批消费者,市场稳定下来立刻提价。虽然共享单车利润很少,但量非常大的,这部分的钱就可以弥补了公司的很多开销支出,甚至会有很大盈利。
2、广告的收入
线上广告:量一旦大起来,平台就可以对接广告,这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主要盈利点。毕竟这是一个高频率使用的出行工具。
线下广告:自行车本身作为载体可以接许多广告
3、相关产品的推出或合作
共享单车与锻炼有关,可以挖掘一批爱好骑车的需求,提供很多运动有关的产品,如给健身房提供动感单车健身等。平台量大就可以利用这些流量,现在很多互相网公司都会跨界合作或打劫。
4、押金可以作为流动资金做投资等(金融)
但前期竞争激烈,押金会越来越小,甚至免费,但等稳定或合并就很难说了,毕竟资本介入很有可能会进入垄断现象。
5、保险
有些电商和旅游公司都是通过保险获利,自行车骑在路上难免遇到磕碰,共享单车完全有理由捆绑保险销售。一个用户一个月一元,一年12元,有一亿用户一年就12亿,除去各种赔款还是会赚几个亿,所以那么多共享单车现在主要为了市场占有率。
所以会有那么多资本介入,那么多共享单车的出现(颜色已经不够用了)。就连腾讯,阿里巴巴,滴滴都投资。这因为现在流量红利已经很少了,获取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共享单车是一个非常大的流量入口。
视角2:公司的竞争情况
3月2号,小黄车OFO宣布完成D轮31亿元融资,不久前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访问ofo公司,阿里巴巴投资永安行,引入信用体系。摩拜等其他颜色的共享单车也不断获取融资,竞争大战或许比之前的打车、外卖、团购和o2o大战还激烈。
竞争那么激烈,到底谁会出局,谁又会坚持下来呢?
现在的共享单车都是为了市场占有率,为了数据漂亮为了融资,但如果一个有战略的公司我觉得必须会考虑这么一些情况:
视角a
共享单车运营模式相同,同质化严重(这一直是中国特色),所以必须考虑差异化战略。
现在外卖平台成了三足鼎立,挣得头破血流。美团外卖的品牌调性是主打送餐快——美团外卖,送啥都快。饿了么为什么不强调商家审核机制严格,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极致,还闹出3.15事件曝光,毕竟质量是许多消费者很重视的要素。
共享单车也如此,也应该考虑客户的体验服务(ofo比摩拜好骑),满足定制化的不断需求,而不单单考虑押金和市场占有率。
视角b
共享单车现在最被看好的就是摩拜和ofo,ofo注重广告,已经在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不断地打广告。而摩拜注重公关,不断在媒体出现。作为媒体出生的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很懂得公关和讲故事和情怀——摩拜如果失败,就当是做公益。
但他们为什么不做与体育和锻炼的公关活动呢?
如中国人很多都是亚健康,很多都是上班族,骑自行车时一种即低碳又锻炼的好事,和不举办一个大的赛事呢?
三、话题的终端
终端是使用共享单车的人,共享单车之所以比受欢迎就是方便——随时找车骑,随时在哪方,而且不用考虑车坏的心理等成本。可是我们想过没有,单车随便放会扰乱公共场所(为什么没有人指责乱停单车的人呢),自行车太多也会严重影响交通堵塞。国家的政策又该如何?
这些角度都可以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多一点自己思考的问题,冷静看待媒体的一些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