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住院,故意没有开流量,只保持普通开机状态,一整天都不用充电,手机也安安静静的,基本没有声音。
开始还想着,要不要花钱买点流量?有了流量就不由得想看,一看就没了边际。
算了,还是不买了,住院三四天,忍忍就过去了,去年住院七天,多花了比平时手机费贵两倍的钱,不敢点击视频,更不敢追剧,只是写了几篇文章,和文友们互动了几次。
其实,能有什么要紧事呢?不会有人找我,假如真有事,会打电话的,正常情况下,这种几率很小。
手机有什么离不开的,不过是贾玲成功瘦身一百斤,以美女妖娆的身姿上了三月份的时尚芭莎杂志。杨教授一百零二岁,身板健朗,还能参加朋友的书法会,网友热评,纷纷感激伟大的翁女士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奉献。八十四岁李双江携五十七岁夫人梦女士到处演出,宝刀未老。你关注的***正在直播,直播的尽头是带货,掏空腰包没商量。六十岁某阿姨,退休后自驾环球游,有人赞同活出自我,有人反对抛家舍业……
世界太大了,声音太乱了,无数信息充斥着大脑。一排排小绿点提示着没完没了的公众号推送,一条条知乎、腾讯、抖音、快手叮叮当当响不停,看不完,听不够。
可这些,和我的生活有多少关系?当时不看,过后一样能看,滚滚红尘,烟云几许?个体只是时光洪流的一页扁舟,被信息时代的潮水裹挟着快要找不到自我了。
罢罢罢,不看也罢,身上没少二两肉,反而多了两斤。取完钢钉第二天,大夫提醒下床,而像我这样的病人完全有能力走路,只是不方便下楼,不方便下蹲,有人陪床,有人跑腿,要什么吃什么,吩咐一声就行。
白天走廊里溜达练腿,累了躺在床上,来医院时准备了一本三毛的散文集,解闷足够了。
三月已过了半旬,温度高达十度以上,想要迅速投入春的怀抱,春在外面,我在里面,那么远,又那么近,隔窗闻到了春的味道,听到了春的雀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天除了春天的事,还有痴痴念念的中年少女心,想康复的心,想踏春的心,想远游的心。
打工人踏上征程那一天,我准备好行囊,准备好吃食,对他说:谢谢你的陪伴,一次又一次。他说:应该的。世上哪有应该的事,沉淀在日常里的爱与责任使回忆多了几分文采。我又说:为了明天的日子,加油挣钱,保重身体,干活注意安全。他应了,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
回家十几天了,又做了手机的奴隶,智能手机的发明是科技的进步,但每一具肉身以至于灵魂都被深深绑架了,有Wife的地方,眼睛是得不到解放的。
如果南方的春天是花、鸟、林、雨,那么北方春天的文案就是即将到来的一场场豪猛的沙尘,这是我的宿命,也是每一个北方人的宿命。
在这个圈子里,我可能算不上爱文字的人,动不动就有放弃写字的想法,,亦或失去了表达的欲望,我用眼、用心、用思绪感受世间的种种,这是由炽烈走向平缓的过程,但我还是原来的我,表里如一,与心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