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的衰落就是从狂妄自大开始的。1995年各运营商的无线电话注意力都转向了数字技术,但是摩托罗拉的最新款手机依然是模拟技术,而且他们对数字化的威胁毫不在意,说有4300万的用户,所以他们告诉这些运营商,如果要想销售热门的StarTAC款手机,那么就要遵守摩托罗拉定下的游戏规则:摩托罗拉手机的数量要占运营商销售手机总数的大部分(75%左右),运营商还必须用独立的宣传攻势来重点推广摩托罗拉手机。最终,摩托罗拉不可一世的态度给了竞争对手可乘之机。作为昔日世界手机市场上的头号霸主,摩托罗拉曾经垄断了将近50%的市场份额,可是后来却黯然走下了神坛。到了1999年,摩托罗拉手机的市场份额下降到了只有可怜的17%。
1、因傲慢导致决策失误
过程如下:
1)公司成功地打造出了一个大飞轮(主营业务)。
2)因为你面临迫在眉睫的威胁,或是觉得其他业务机会更有意思(抑或当前的业务机会让你感到无趣),你可能会倾向于认为新的机会能比原来的大飞轮更能支撑公司的成功运营。
3)你把创造力都投入到新业务上,似乎新业务成了你的救命稻草,而原有业务却没有得到改善。
4)新的业务很快折戟,同时耗费了公司最好的创造力,或者新业务要取得成功需要耗费的时间超过预期的时间。
5)受挫后你又将创造力投在原有的业务上,可是你发现这个业务已经出现疲态,转不快了。
如果忽视原有主营业务所蕴藏的潜力,或者更糟糕的是,因为感到厌烦,从而忽视了原有业务,把注意力投向另一个大商机,以为成功将会自动降临,这其实就是一种傲慢的态度。即便你可能会面临核心业务行将终结的局面,你也不能让企业这架飞机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你可以坚定地退出或者坚决地改革,但是绝不要忽视原有的主营业务。
如果你感到犹豫不决,不知道是该延续原来的制胜之道,还是为了跟上未来发展趋势而选择革新,那么你不妨扪心自问两个问题:
1. 在接下来5~10年间,你原先的主营业务会因为不可控的外部力量而行将灭顶吗?如果经济发展强劲,主营业务不可能继续在全球业界中领跑吗?
2. 你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对主营业务的热情?
如果你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就拿出当初创业的那份执著,将想象力和热情都投入到主营业务中去(当然,你也应该继续尝试新点子,这既是取得进步的一种途径,也是防止未来不确定性的一把保险锁)。
2、“自我夸耀”代替了“自我反思”
时刻带着危机感去思考倘若好运不复存在,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脚跟站得更稳。如果你多考虑一下公司的缺陷,万一这种思维方式不对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损失呢?想必没什么不好的,如果你错了,这种自觉的反思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但是假设你把成功都归因于自己过人的能力(“我们这么棒、这么聪明、这么有创意、这么出色,我们当然应该获得成功”),如果你错了,你会遭受什么损失呢?这种损失可能是很惨重的。如果你错了,某天早上醒过来,你会发现自己惊慌失措,自己的弱点都暴露出来了,那时已经为时已晚了。
3、衰落第一阶段主要症状
自以为是、狂傲不羁:把成功视为“理所当然的”,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或是需要克服艰险才能取得的;
忽略主营业务:因为忙于应对外在的威胁、挑战和机遇,决策者忽略了企业的主营业务,没有能够像当初创业一样投入持续的创造力,去赋予企业新的生命力。
“自我夸耀”代替了“自我反思”:满足于夸耀自己的成就(“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做了一些特别的事”),而不是自我反思(“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做这样特别的事,也深知在什么情况下这些做法不能奏效”)。
学习欲望减退:决策者丧失了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这两种品质乃是真正成功人士的突出品质,无论他们现在多么成功,他们的学习曲线仍像最初创业时那样。
低估运气的作用:不承认好运、天时地利的帮助,而是认为成功主要基于企业超越同行的卓越品质和决策者的领导。
总结:
永远不要骄傲自满。不断学习,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越是谦虚。就像圆一样,半径越小,接触的世界越小,越是自以为是;而半径越大,才发现世界更加广阔,而自己越小。
永远不要失去好奇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