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终于看了最近说的很热的电影《冈仁波齐》,影片讲述生活在西藏的一个小村庄里的尼玛为完成叔叔的夙愿,和他同村的亲朋好友一行11人前往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徒步跪拜2000公里的朝圣之路。影片经历了长达1年的拍摄,它是导演张扬书写的一封致爱书,送给影片中那群不可思议的善男信女们。电影一帧帧真实的记录了一年的朝圣之路,记录了朝圣者一年来用身体丈量的离佛祖的距离。
今年夏天,终于如愿以偿的去亲身体验了一次信仰。和朋友踏上西藏之旅的时候有激动,有雀跃,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担忧。担心身体畏惧高寒,担心那么多年的惦念变成失望。当踏上旅程之后,想象开始变成现实。
南京先飞兰州,又中转到西宁才坐上弥漫氧气的沿着青藏铁路的神奇列车。手机信号从满格一点点到无服务,远处的高楼一点点变得模糊,外面从青青的草地开始演变成皑皑的白雪。西藏之旅就像影片中朝圣之路那样开始了。
谈到青藏铁路,作为水保工作者,我们最了解的是高空架桥。青藏高原是冻土,土层打不进,只能靠以桥带路的方式连接这世界的屋脊。凌晨四、五点,趴在列车上,我们焦急的等待车开到可可西里,远处的山越来越近,桥架的越来越高,以方便藏羚羊的迁徙。一群一群的藏羚羊从一个个焦点变成一个个清晰的存在,索南达杰的守护就这样的出现在我们眼前。无人区的辽阔辉映着驶过的寂寥的列车,南京的盛夏对应着是可可西里满天的飞雪。羚羊惬意的吃着草,牦牛慢悠悠的在雪地里行走,我们变得越来越渺小,西藏越离越近了。
穿越可可西里,翻过唐古拉山,终于到了拉萨,看到拉萨站三个字激动地想哭。虽然不像电影里的长头跪拜到圣城,这几千里的跋涉足够我和朋友去消受。阳光洒在脸上,傍晚的拉萨还是一样炙热,车驶过布达拉宫,下面是拿着转经筒虔诚的朝圣者。
拉萨市很繁华,有正在数不清正在建设的工地,营业中的小酒吧和饭馆。车水马龙,人潮拥挤。想象中的圣城是带着沧桑和破败的,眼前的灯光却炫目的可爱。在西藏的几天都起得很早,住的地方离布达拉宫很近,不管多早出来,街道上都有绕着大昭寺和布宫转经的人们。转经筒一丝不苟的摇着,经文从口中诵着。伴着这样神圣的声音我们走出了拉萨城,在去往林芝和日喀则的路上,路桥的工程队很多,烈日下工人们都在辛苦的为高原填砖加瓦,每走一段路都有强化环保意识,加强水保工程的牌子。藏区的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幸福,和理想中的都市生活越来越接近了。政府们在沿路建了新的宽敞的房屋,牧区的百姓都迁居到了新的房舍。家里孩子多了都去学校上学了,送去当喇嘛的越来越少。每个村镇都有来帮扶的干部,人们的生活一步步的和内地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逐渐接轨。
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可有说不出来。到了西藏,一直听说有几句话,叫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灵魂受震撼。很多人说,世界上很多美景是你有钱就能去享受的,唯有这最后一片净土,这雪域高原上的生灵和圣洁的土壤,不是用金钱就有能力踏足的。时间可能会侵蚀很多东西,包括这些美丽。西藏的景观的确让人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说壮观,可是依靠在雪山下的纳木错和羊卓雍错又同样秀丽,说是一尘不染,可稍不留神就狂风肆虐大雪纷飞。这里的一天即是四季。入藏很难,可现在却越来越容易了,一条条新建的高速路将原来一天的路程缩短至几个小时,原来的无人区变成了现在车马牛羊都能到的地方。科技的发达和国家的进步,给这儿的人民带来了数不胜数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藏区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自来水的供给,再也不用担心冬天的保暖,可以安心的享受阳光,蓝天白云。生活也许不如内地那样得来的安逸,但也一点点的在进步在容易。与之同时,换来的是新一代人对于很多传统的不再重视,对于很多民族的东西的忘记。快速发展的社会一点点的进入了这个本在世外的桃源。总希望拉住一切加速发展的脚步。
曾经读过陈丹青写在开发乌镇时候的故事,乌镇整个枕水人家古村落的建设即将作为旅游开发。当时写题案的人们说最好不要安装空调,因为空调的外机会影响古镇的观感。当时陈丹青说,用空调的都是什么人?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住在这里就连用空调的权利都没有了么?别的地方的人生活质量要提高,这里的人就不用了么?走在西藏的路上,我总能想起来这些话,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河山壮丽,山河锦绣的同时再去要求一方百姓为了这些放弃本来可以更加幸福的生活。
沿途的导游对西藏的感情很深,她总在说很庆幸你们你能早点来,还能看见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西藏越来越发达,随之带来的就是和内地的差别越来越小。每当听到这些,我都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难过。对环保的宣传标语太多了,开发建设也太多了。我想到了年初读的一本书是阿来的《蘑菇圈》,里面的阿妈斯炯用一辈子守护着野生的菌落,后来子孙们还是用先进的跟踪设备发现了蘑菇圈的秘密,阿妈比谁都清楚如何保护这大自然给的馈赠,可面对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阿妈对于新一代人们的利用方式束手无策。同样的,对于藏地的百姓来说,没有谁能够比他们更清楚如何来保护这片净土,不需要用书本上的只是来告诉他们如何保持生态平衡,也不需要用科学数据来告诉他们如何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几千年来,同胞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都安之如怡,过着比任何地方都快乐,幸福的生活。标语是在告诫谁呢?可能只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不曾守护这片净土一天却想拥有它的人们。
很意外的是我有好几个藏族的朋友,文化不同,信仰不同。面对他们,我更多的是一种尊敬。有一次两个藏族姑娘在聊天,意外的打翻了青稞粉,她们赶忙跪在地上认真的一点点得收拾干净,边收拾边念经文,那是对浪费的东西的一种愧疚。一个穆斯林的朋友同样也是对食物充满敬意,每次吃饭一定要吃的干干净净,看见我们吃不掉碗里的东西,都会给我们讲好半天的道理。信仰的力量有多强大?很多次和朋友们谈及到这个问题。有人会不屑,有人甚至会恐惧,但谈到信仰,我会想到美好。认识很美好的穆斯林,一起聊天一起吃羊肉一起吃大盘鸡,他会讲笑话会很照顾人。到西藏的时候,一路都有好心的藏家人给我们照顾。
提到这些,想起拜访过的大昭寺,供奉着十二岁释迦摩尼佛祖等身像,数不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去拜谒。和朋友坐在大昭寺楼上的金顶旁,看着下面八廓街的人来人往,看着寺庙里的喇嘛走进走出,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脸上写满的虔诚,那真的是一种震撼。那种对于自己心灵的净化和对自我的追寻让你心甘情愿的默念六字箴言。
因果循环,善恶有报。藏家人全民信教。他们用一个个等身长头来追求功德,追求所有人的福报,追求来世的幸福,洗刷曾犯下的罪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法则,用最质朴的感情去面对生活,这可能是我们都要学习的地方。
信仰不可怕,对什么都不畏惧的人才可怕,那些只会在佛前求利益求庇佑的人才可怕,那些拿着钱以为可以买到所有东西的人才可怕。《冈仁波齐》里面有一个让人很触动的场景,朝圣的一行人的拖拉机被后面的车撞翻了,后面车的主人下来道歉,说实在不好意思,车里面还有两个乘客必须马上送到拉萨的医院,乘客严重缺氧再不送到医院就来不及了。朝圣者选择让他们赶紧离开,然后推着剩下的车尾一步步的走完剩下的一百公里。朝圣者们不遗余力的去帮助别人,也不遗余力的去帮助同伴,每个人都是如此。
在藏地待了将近小半个月,每天对于身体而言都是痛苦的折磨,高反,睡眠不足,连日的车程。可意外的是,在归来的时候充满不舍。从飞机上俯瞰雪山,想到青藏铁路旁每隔一段距离就对列车敬礼致意的哨兵,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就是有这样一群群热爱它的人用生命去捍卫它的纯净。感动和感恩,内心里又开始期待下次与它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