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一章节的内容印象最深的是成甲老师讲的关于砍价的部分,从经验之谈的“从脚脖子上砍”到方法流程阶段应用到谈判中,再到分析背后原理的“锚定效应”,讲到这里我想到了生活中很多应用这一原理的地方。每年的双十一,618全民购物狂欢实际上也用了这个原理,商家先给商品设定一个高价,然后告诉你打折,减价,你就更容易接受最后的价格,因为最开始的那个锚设的高,后面的活动就会给人占大便宜的感觉。
思维模型的三个层次: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和学科原理。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可能关注的点不同,不同的认知能力的人关注的也不一样。
就以我最熟悉的教学为例,每年带的学生都不一样,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知识基础,那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怎么样才能不一头乱麻呢?
比如来了一个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根据经验你可以预测他可能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缺乏动力或者学习能力不足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和他接触一两次这时候你可能发现更多,他的理解力不错,学习能力可以,也愿意学好,那就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如果你总结的有对这方面孩子的解决方案,那么就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解决他的问题。
实际上这时再去分析他的习惯为什么不好的问题,能发掘出来更多的东西。比如:家庭氛围不好,这时候我们要解决的就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更本源的是家庭环境的问题。
我们这样一步步就接近了事情的真相,随着我们对问题分析的深入,头脑中的想法也越来越清晰,问题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容易。
一直记得一个带的不太成功的一对一,这个孩子来的时候三十多分,初三了,之前英语补习是跟班走的,效果不好,想换一个老师。通过和他的聊天了解到这个孩子有想学好英语的欲望,但是单词基础和语法基础不行。上了几次课感觉理解力也不错,但是期中考试时并没有大的提升,只是孩子感觉有点进步,家长对此不很满意。后来在分析原因时发现问题出在课后的监督和反馈上,他这边每天作业比较多,我布置的任务不能按要求完成,要不就是敷衍了事,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我这边监督并不到位,没有及时进行调整,所以学习的效果一直不明显。
如果按照三个层次来分析的话,我是没有看到学生的本源问题,没有对症下药。后面再遇到一对一的学生我就会对他们进行归类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实验后发现效果还不错,找准病根才能根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