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的著名作家蒋方舟曾在一期《奇葩大会》中这样自曝过:“自己非常害怕与别人起冲突,非常害怕别人不高兴,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不会展示自己很愤怒的一面……”
节目一出,几乎击中了很多人的痛点,这说得不就是我自己吗?我讨好他,他必然回报我同等的的善意,可是当他没有用同等的好回报你时,又会埋怨:“我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他却这样对我?”
记得我在前一家公司上班时,对面的同事小文(化名)手里负责的项目一下子多出了很多工作,我们俩平时关系也不错,刚好我比较空闲,就主动请缨帮她分担一点,可是做着做着,我手里负责的项目,甲方找到我,让我紧急处理一些事,我便对小文说,我这边也比较着急,你的工作先给你,如果我处理得快,我再帮你。
“不能帮我,一开始就不要说啊!”小文把脸一拉,头也不抬地抱怨。
然后我就非常自责,觉得对不起她,没能帮她把工作做完。后来我将此事说与一朋友听,她把我痛骂一顿,责怪我有什么错,本来帮她是好意,不帮才正常,你还有什么好抱歉的啊!
那一刻我意识到,即使不是我的问题,我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得罪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可能与蒋方舟一样,患有讨好型人格。
究竟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我曾经咨询过心理医生,据他说,从心理学的专业评估诊断来讲,并无“讨好型人格”这种心理病,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模式或行为倾向,这种行为倾向会让人喜欢讨好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而委屈自己,即使不是自己的问题,也不会去反驳,害怕与别人起冲突,从而惹别人不高兴。
此外这种讨好行为倾向大多是潜意识的,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已经驾轻就熟地完成了,就好像程序员在自己大脑中设置好程序,一旦点击“enter”,就会自己跑完程序,而且这种讨好行为倾向不仅限于同事、领导,即使是陌生人或者是爱人也会成为讨好对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断讨好别人的行为倾向呢?
弗洛伊德说过:“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无独有偶,这种讨好行为倾向是在其成长中没有获得过“无条件的爱”。当时心理医生这样解释道:在他接触的大多数讨好行为倾向的人中几乎都具有同样的经历: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他们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比如父母经常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孩子就会想,只要我做得跟别人家孩子一样,父母就会喜欢我。讨好这一技能被无意识地复制,然后粘贴到其他人身上,即在其他的关系中仍然不断地通过讨好去满足别人,获得他人的喜欢和认可。
这种讨好,让自我的需求不断地掩埋,陷入到不断讨好别人的泥坑中,失去了自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就借着主角大庭叶藏回顾了自己“可耻的一生”,一个具有讨好行为倾向的悲剧一生。
大庭叶藏出生于大户人家,从小衣食无忧,才华横溢,桃花缘也是源源不断,简直就是天之骄子。
可是他却觉得自己身陷囹圄、痛苦不堪,从小就对生活充满怀疑:“他们纵谈政治、毫不绝望、不屈不挠,继续与生活搏斗。他们难道不痛苦吗?他们彻底变得自私自利,甚至视其为理所当然,难道他们就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不幸吗?若果真如此,那他们果真幸福。”
虽然他对世人心怀恐惧,看穿了成人的虚伪自私,人生的痛苦绝望,却没有勇气直接面对现实,而是把自己藏在面具后,扮演一个滑稽的小丑。
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对于自己的言行举动更是毫无自信,只能独自将懊伤偷偷锁进心中一隅,抑郁、神经质,统统深藏起来,同时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乐天模样,逐渐将自己改造成一个装疯卖傻的怪人。”
在长期伪装下,面具背后那个真实的大庭叶藏早已心力交瘁,最终彻底放弃自我,人间失格。
发出了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著名丧气感慨。
患有讨好行为倾向的人具有什么特征呢?
1.心思细腻,内心很敏感
具有讨好行为倾向的人,会很留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敏感地察觉出别人所需要的,然后及时地满足对方,获得对方的认可和喜爱。
2.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易愤怒
正是因为心思细腻,具有讨好行为倾向的人不仅对别人的需求敏感,对别人的评价也很敏感,如果评价是积极的,会很开心,然后加倍满足别人;如果评价是消极的,内心就会很沮丧,对自我产生怀疑:我明明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他要这样对我,但是这样的委屈全都压抑,不敢发泄。长此以往,这种委屈积累多了,就会容易愤怒。
3.害怕与别人起冲突,不懂得如何拒绝
具有讨好行为倾向的人一旦与别人的关系发生变化,一般都会选择自我牺牲,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害怕得罪人,会遭到对方的厌恶。就我而言,我上学、工作时,别人借我的钱,若他不归还,我几乎从来不敢张口,害怕别人不高兴,觉得如果我说了,就是我做错了。即使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借别人钱了,但别人借的时候,还是不懂得拒绝,仍然借出去。
既然是一种行为倾向,是行为就必然有做出此行为的动机,那么通过自身的认知和调节是可以改变此行为倾向的。
1.调整心态,正确看待讨好型行为倾向
若具有讨好行为倾向,说明此人待人温和,不易与人起冲突,人际关系也会不错,所以首先不要一味否认自己,觉得患有这种讨好行为倾向的自己是一无是处的,若是这样想,只会加剧自己再一次去讨好别人,对方才会喜欢我。
2.多问几个为什么
胡适曾经说过:“若想知此事有无意义,做之前,就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果回答不出,这事多半无意义。”
其实,讨好也是,在你意识到要去产生讨好行为时,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去讨好他?是让他喜欢我?还是他会给我钱花等等。”若说不出所以然,要赶紧刹车,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停止讨好行为。
3.不要总期望别人都喜欢你
你又不是美元、英镑、人民币,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欢,总有些与他人八字不合之处,所以不要总是对别人的喜爱抱太高的期许。
4.要学会说“不”
具有讨好行为倾向的人,最大的弱点就在不会拒绝,不要觉得拒绝别人,他就会不高兴,其实大多数人提出某种请求时,内心也是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拒绝对方,他就会对你心生怨恨,你还没重要到别人把你放在心里,天天记恨你的地步。换句话说,真正喜欢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跟你断绝关系。
5.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塑造自信心
没事多找找自己的优点,即使是芝麻粒大的优点。比如我自己,右手长了一大块又黑又丑的胎记,也曾因为这块胎记自卑过,但用这只手做菜非常快,而且味道还不错,我就会夸夸自己“干得漂亮!”如果自己找不到,就找自己的老铁,让他告诉你,因为既然能成为铁友,那你身上肯定有吸引他的地方,闪光点越来越多,自己就会越来越有自信,你也就没讨好别人的必要。
虽说讨好行为倾向不是一时半刻说改就改的,但有意识地纠正就会越来越好。就这样对自己一寸寸地改进,一点点地进步,多爱自己一点。实际上,过分的讨好只会使自己的付出变得廉价,甚至变成理所应当,如果有一天,你无法再满足别人的要求,反而会引起他人的不满。
最后希望你不要再追逐别人的认同,停止自我贬低,多关注自身,学会真正地爱自己,不要在对别人的“讨好”中被埋葬和虚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