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一生艰苦卓绝,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为中国的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枉为教育界的一代宗师。如果说教育事业是一汪波澜壮阔的海洋的话,那么先生就是海的一处源头,为大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臧克家曾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陶行知先生就是这后者,虽然他早已长辞于世,但是他的精神却长驻人间,历久弥新。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我想先生年少无知时,也不一定很清楚他将来是要干什么的,但是他一定澄澄澈澈地确定他不要做目不识丁的一介莽夫,于是他苦心孤诣,一心向学。好学求知,这不正是新时期的我们该学习和继承的行知精神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立足于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理应以先生为楷模,珍惜大好时光,对学问孜孜以求、如饥似渴,而不是浑浑噩噩上学校,糊里糊涂走人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举国深陷亡国灭种的忧患,而陶行知先生毅然决然地担当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他放弃当时月薪500大洋的优渥待遇,一腔孤勇地投入到平民教育中去,且不论教育救国成果如何,就这一份勇于担当的精神就值得我们为之肃然起敬。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作为新世纪的陶子们,我们首先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对于应负的责任,就算迎着风险也要干好,绝不推诿退缩。其次,要提升、完善担当的能力,克服自私自利,打小算盘、算小账的不良倾向。唯有如此,才能担当得起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的重任。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梦想,而最难的就是对梦想的坚持。课堂上老师常说,当初想去改善平民教育的人很多,但坚持下来的只有陶行知。我听罢唏嘘不已,只叹一句“坚持好难”。诚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速成品的横空出世,人们逐渐失去了耐心、变得焦躁不已,于是恒心成了奢侈品,坚持成了高贵品质。且如此,那我们何不去坚持一下自己最初的梦想呢?怕什么失败,要知道成功的路上已不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不要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毋宁质疑,如若当初陶行知先生只是个空谈主义者,那么他决计是不能成为我们的老校长的,也是动不得平民教育的一草一木的,所幸他将他的思想付诸于实践了,于是才收获了教育学上的累累硕果。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唯有做,才有得,唯有付出,才有成果。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更应该将每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去,去做一个有执行力的人,而不是“说得很好,做的很少”。唯有行动,梦想才有可能实现,奇迹才有概率发生,国家才有蓬勃发展的源动力,社会才有迅猛前进的无限空间。
老校长说“晓庄是一篇永远也完结不了的诗篇”,而我想说“老校长是一个永远也干涸不了的精神源泉”。晓庄的故事讲不完,老校长的品质我们也忘不了,虽然日后我们将四散于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将行知精神光大于天下,愿我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花香四溢”,经历的每一个时空都能“春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