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城荆州——匪气到底从何而来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千年前大诗人李白曾写下《荆州歌》,描写古荆州独特的地貌。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奔腾,江面满是狂风掀起的惊涛骇浪,涨水期行船都不敢出行。

      也许是豪壮开阔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方荆州人的匪风悍气,自古以来,荆州都有一股大刀阔斧的豪迈。

      细细追溯荆州的历史,会发现这块宝地成名已久。从商代成汤铸九鼎定九州开始,荆州就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传奇的地方必定有其独特的魅力,荆州的魅力便有一部分体现在它的“匪”上。

      荆州的匪气从三国便初见端倪。东汉末年,钜鹿张角带领大规模农民开始黄巾起义之后,荆州就陷入了战争之中。董卓作乱又紧随其后,大批北方百姓南下避难,加之地方豪强的兼并争夺,荆州由于其优越的地理形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荆州士民的匪气在战乱之下显露。

      荆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古以来是人口稠密的南方鱼米之乡。水土温养了荆州人,历史的硝烟被掩盖在平和的生活中。

      荆州的匪气一直延续到民国时代。荆州城西北,马山等地一直有土匪流窜。他们称为“义胜队”。现在这段历史已经不可考,百度上也难以搜集到相关资料。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社会风气狂野,受香港电影的影响,古惑仔流行。荆州作为文化悠久的古城,一度成为全中国唯二的明星城市。到了1994年,江陵县和沙市合并,由于社会成分的复杂与动荡,一系列失误操作下,荆州的境况急转直下,从辉煌到落寞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工人大量失业,成为了滋生匪帮的温床。荆州人骨子里天生的匪气又被激发出来,红灯区,帮派械斗此起彼伏。

      荆州作为港口城市,靠临长江,经常发生洪涝,百姓受殃,没有收入,只好做些小偷小摸的营生来讨口吃的。这也是荆州匪气的最底层。

      2004年,惊动全国的几起大案,如荆州规划局副局被害案、酒吧开枪事件、刘聪电玩事件等或多或少都有荆州匪气莽撞的社会风气有关。曾有人作打油诗云:

      十大匪城闻天下, 古城荆州登三甲。 雁过拔毛龙留鳞, 神仙愁来鬼见怕。 自古至今多豪强, 鱼虾作浪亦称霸。 莫与我辈说王法, 此地不是帝王家。

      时至今日,随着全国打黑除恶专项的不断推进,往昔所谓的黑帮、土匪都以消声匿迹,古城荆州的社会也肃然一清。历史已经逝去,但我们仍能从荆州的市井生活中,荆州出租师傅的热爱飙车中,荆州人豪迈直爽的性格之中感受到这股流传于血脉的匪气。

      有谁规定匪气一定是个贬义词呢,它象征了荆州这一方水土的特色,一个有勇有谋的地方人,荆州的匪气经过时间的凝练必将成为浩然正气,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