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初三,只考了400多点。”
“老二呢?”
“哎,那个呀,数她最差了。”
“英语才考了20多分。”
“你们家大的以前在这边成绩都很不错的呀?”
“是呀,现在不行了,都不知道她怎么读的?”
……
细细聊下来,不难发现其实还是有不少可以追踪的痕迹。
在广州的时候,虽然父母也放任不管,但学校比较重视,而且越是成绩好,老师越上心。
可是一回小县城,环境变了,如果还用同样的方法,那么成绩可想而知,能好到哪里去呢?
城里的空间就这么大,节奏又是那么快,各色人等除了努力,别无选择。
而小县城的孩子更多来自乡下,大部分都是放养式育儿,更多是疯玩,能够一门心思往书本钻的毕竟是少数。
更有给小孩手机以求安静,以此来达到不吵不闹的目的。
就像上上周坐公交那会,一上车,那位奶奶就把手机递给了孙子,直到下车,小朋友才恋恋不舍、晕晕乎乎地起来,交还了手机。
从小养成的习惯,又怎能一天就改变?年猪不是一天养成的,习惯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大人都成天抱着手机“嘻唰唰”,不亦乐乎,小孩又怎能学好?
光嘴上劝着,而自己却在那玩得异常兴奋,榜样的力量对了吗?
此外,学校和同学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
记得当年孩子偏科有点严重,读的比较吃力,就曾经问过孩子的老师。
回复是:“这次考试题目确实有点难,当然,如果想更好,也可以适当给孩子补习一下。”
于是乎,好像不认真不懂得也没多大关系呢,还可以补习呀!
补习慢慢成了习惯,这也就难怪孩子在后来复习时说:“我现在都感觉有点压力了,好些同学去补习呢。”
有时候我也怀疑,究竟是让孩子回归本真,该学学该玩玩,还是也去补习好呢?我错了吗?
当然,乡下孩子留守的多,缺少关爱缺乏指引,没有目的地前行,也是其中之一。
记得做物流那会,同事的孩子在这边学校,学习一直很不错,但后来因为考试要回户籍地,还是在中学转校,回了老家。
而同事两口子,因为工作的关系,继续留在了广州。
而回了老家的孩子,就像刚出笼的小鸟,四处乱撞,甚至还与邻居女孩很是亲密,成绩也从此一落千丈,最后也只是勉强考了大学。
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我们总是难以取舍,又不得不取舍。
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孩子的榜样,同时也尽早地让孩子养成自律、上进的好习惯,才能不至于突然就由好变坏了。
哪怕不得不离开,不得不独自面对,也能阳光自信、好学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