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拉闲散闷轻煮生活,我开始读《资治通鉴》啦。《资治通鉴》描述了自战国到后周,前后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智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和权谋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我想将我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同围观我的读书之旅。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D-224《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第十五卷-09
持节云中
冬季,匈奴老上单于攻入朝那县(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和萧关(今宁夏固原市东南),杀了北地郡都尉,掳掠了许多百姓和牲畜财产。
匈奴骑兵直抵彭阳县境,派一支奇兵深入腹地烧了回中宫,侦察骑兵一直到了雍地的甘泉宫。
文帝征发一千辆战车、十万骑兵驻扎在长安附近,以防御匈奴进攻。
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操演军队,颁布军事训令,奖赏将士。准备亲自统兵去征伐匈奴。群臣劝阻他亲征,文帝不从,皇太后坚决阻止,文帝才打消念头。
匈奴单于在汉边境之内活动了一个多月,才撤退出塞。汉军只是把匈奴驱逐出边境之外,就撤兵回境,未能对匈奴有所杀伤。
文帝乘辇车经过中朗官府,问朗署长冯唐:“您老人家原籍何处?”冯唐回答:“我的祖父是赵国人,父亲居代国。”
文帝说:“我在代国时,曾听到多次称赞当年赵国将军李齐的贤能,讲述他与秦兵大战于巨鹿城下的事情。老人家您知道吗,现在我每次吃饭,都会回想当年巨鹿的情况。”
冯唐回答说:“李齐不如廉颇、李牧为将带兵的本领大。”
文帝拍着大腿说:“哎,我就没有廉颇、李牧那样的人做将军!有了这样的将军,我难道还担忧匈奴入侵吗!”
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他们。”
文帝听了大怒,起身回宫。
过了许久,召见冯唐,责备说:“您为什么要当众侮辱我?难道没有合适的机会吗?”
冯唐谢罪说:“我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忌讳。”
文帝正在担忧匈奴入侵问题,于是终于又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和李牧呢?”
冯唐回答说:“我听说上古明君派遣将军出征时,跪着推将军的车前行,而且说,国门之内的事,我来决定;国门之外的事情,请将军裁决。一切军功、封爵、奖赏的事情都由将军在外面决定,回国后再奏报君主。这并不是虚假的传言。
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国将军时,驻守边境,把从军中交易市场上收得的税收,都自行用于犒劳将士;赏赐都由李将军在外决定,不必向朝廷请示批准。君主对他委以重任而责令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
在那个时候,赵国几乎成为一个霸主之国。后来,赵迁即位,听信谗言,诛杀李牧。赵国军队溃败,将士逃散,被秦军消灭。
现在我听说魏尚担任云中郡郡守时,把军中交易市场所得税收全部用来犒劳将士,还用自己的官俸,每五天宰杀一头牛,自己宴请宾客、军吏和幕僚属官。
因此,匈奴远避,不敢接近云中边塞。匈奴曾入侵云中郡一次,魏尚率队出击,杀了很多匈奴。
那些士兵都是平民子弟,从田间出来参军,整日拼死战斗,在向幕府呈报战果军功时,只要有一个字出入,那些舞文弄墨的官员,就用军法来惩治他们,他们应得的赏赐就取消了。而那些官吏所奉行的法令却必须执行。
我认为陛下的赏赐太轻,而惩罚太重。云中郡郡守魏尚因为上报斩杀敌人首级数量差了六个,陛下就把他交给官吏治罪,削去爵位,罚他做一年的刑徒。所以我说,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啊。”
文帝高兴地接受了冯唐的批评,当天就令冯唐持皇帝信节去赦免魏尚,重新任命魏尚为云中郡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感思:汉文帝时期,有一个年纪50岁左右的“大爷”在宫里担任中郎署长一职。而中郎署长负责宫廷的守卫工作,一般由年轻人担任。
这个大爷就是冯唐。冯唐的事迹被后世学者文人广泛引用,成为“老来难以得志”的象征。
冯唐的典故主要出自《史记·冯唐列传》。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典故是“冯唐易老”,这个典故来源于冯唐晚年时期的故事。
汉武帝即位时,匈奴侵犯边疆,汉武帝广征贤良。虽然冯唐再次被举荐,但此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因此,后世学者文人通常用冯唐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唐朝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表达了岁月易逝、功业难成的感慨。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文中这一典故,通过“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一句,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心情。
冯唐真是个出典故的人。
汉文帝真的是千古明君,汉文帝有胸襟。冯唐如此不给面子,在公众场合说文帝没有用人的能力,文帝在大怒之下,没有把冯唐扔监狱里,这一点为人君者很难做到。
不知忌讳的冯唐常见,宽厚豁达的汉文帝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