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制造差异的差异(90/329)

摘自老师的朋友圈,关于“信息就是差异”听讲了无数遍,也试图去书中找答案。这次读的我觉得真明白。

---如下是原文,珍藏于此!

关于信息的定义,或者说关于信息和差异之间的关系,有两个著名的说法。一个是,“信息是造成差异的差异”或“信息是制造差异的差异”(Information is a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另一个是“信息是可区分的差异”(Information is a distinction that makes a difference.)。第一个定义源自于贝特森,被认可度更高一些。根据这个定义,我那句“只有差异才是信息”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

借此机会,请原谅我扯得远一点,多啰嗦几句,试图正本清源。

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内的心理助人,被认为是:具有理论支撑,并以改变为导向的言谈举止。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点:改变,和言谈举止。

在后现代视野下,改变是有效心理助人的必要条件——尽管改变可以是往好处变也可以是往坏处变,但不变肯定无效。我们知道,让一个物体改变得给予能量,比如把一块石头踢飞,就是你给予了这块石头以能量,使其势能变成了动能。可如果你要去踢一条趴在路边的狗,你正抬起脚还没有踢到的时候,它却已经由势能变成动能跑开了。你没有踢到狗,自然就没有给狗以能量,狗是如何由势能转换成动能的呢?或者问:你给了狗什么东西,让趴着的狗跑了起来?

答案是:信息!

物质的改变靠能量,心理的改变靠信息。因此,有句话经常挂在我的嘴边:心理医生就是信息医生。如果把这句话说囫囵了,就是:一切心理助人都是通过信息而发挥干预作用。

言谈举止都是信息。心理医生的言谈举止就是心理医生给予来访者的信息。

信息首先是差异,没有差异,无从感知,当然就没有信息可言。比如现在你通过自己的手机在读我涂鸦的这些文字,你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些文字,至少是这些文字的颜色和你手机屏幕不同从而形成反差。如果反过来可能更好理解一些,比如军人所穿的迷彩服,就是试图让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没有差异融为一体,以达到不给敌人以信息的目的。

但我们却不能说:差异就是信息。更多的时候,尽管对你而言存在差异但却不能构成信息。你听我讲课却根本就听不懂,那我讲的那些东西无论对你有多大的差异都不是信息,至多是噪音或垃圾而已。

“只有差异才是信息”不能说错,但在此再次强调正确的说法:信息是制造差异的差异。

信息和能量不同:能量是一次成型的,只需要我给你就足够了,比如我推你一下你就会动;而信息却不只是我给你,你还得接收到,否则就不能构成信息。在现实生活中“抛个媚眼给瞎子看”的悲剧是常有的事,我们也常见到“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的事实。所谓交流就是在彼此传递信息,没有信息传递便不是交流,对一个人说些不是交流的话还不如放屁。这话文明一点说,也可以是:交流就是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去,让对方心动——接收到了信息。

“信息创造价值”的说法没有任何异议。我的原话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不值钱,值钱的是信息。我还曾借用高尔顿那句“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而狗尾续貂,说过诸如“一个信息胜过所有知识”之类!

身处信息时代,却依然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不能说过时当然也没有错,但我觉得远没有相信“信息创造价值”更实用一些。我不如你有钱,很大的可能是我爹不如你爹有权,于是你那有权的爹要比我那没权的爹能给你更多挣钱的信息而不是知识!

崂山书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