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听书:《滚雪球》上
本书核心思想:巴菲特的成功并非偶然,与他的成长环境和个人奋斗密不可分。这本书回溯了巴菲特的成长过程,展现了一代股神的成长故事。任何天才都不是凭空问世的,这本书讲述了在巴菲特成长的过程中,对他影响深远的那些人;同时总结了巴菲特的财富秘籍。在巴菲特看来,真正富有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只要能做到这些,你的人生也一样成功。
《滚雪球》这本书,是一本真实记录巴菲特的传记。巴菲特,全球著名投资商,2008年世界首富,每股高达26万美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始人。
本书作为人物传记,内容较多,分为了上下两本,今日听“上本”内容。
上本主要讲诉了影响巴菲特一生的三个男人:巴菲特的父亲,巴菲特的恩师格雷厄姆,巴菲特事业搭档查理·芒格。
第一位:巴菲特父亲
巴菲特父亲霍华德是一位职业股票经纪人,但一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因此巴菲特并不是“富二代”,也没有从父亲那里继承到财产,但却得到了父亲留下的一种无价财富:“内部记分卡”。
内部记分卡的概念:一个从不关注外部世界的人,是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和价值观行事,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和权威的影响。简而言之,一个按照内部记分卡做事的人,就是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
“内部记分卡”这个宝贵的品质,使得巴菲特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能够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扰,独立而理性地思考,在做重大金融决策时不会摇摆不定,在金融市场动荡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投资准则。
1999年互联网风起云涌,IT产业爆发性成长,所有人都沉浸在疯狂上涨的股票市场中。巴菲特却在这时批评了互联网产业,他认为这些公司的产品对未来依赖太重,公司价值都在不确定的未来,他不看好IT产业。后来进入新千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很多投资人破产倒闭,巴菲特却毫发无损。巴菲特在长达几十年的投资生涯里,经历了多次股灾,却依然能够保持卓越的投资收益,这和他在关键时刻坚持内部记分卡、不盲从、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密不可分的。
父亲在巴菲特成长过程中,言传身教,培养了巴菲特强大的内部记分卡。
7岁时,巴菲特就开始阅读父亲书架上关于债券投资的书籍。10岁时,父亲带他去了华尔街,巴菲特看到了纽约股票交易所,还去拜访了高盛集团CEO温伯格。
巴菲特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好运气,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出生在一个环境良好的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巴菲特认为,父母是自己在世界上最大的财富,虽然他从来没有从父母那继承任何财产。
第二位:巴菲特恩师格雷厄姆
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认识了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带领他走上职业投资人道路。
格雷厄姆被誉为“华尔街教父”,是一位非常资深的股票投资人,他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用一种老百姓能看得懂的方式阐述了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展示了他是如何用理性和数学方法对股票进行估值的。
巴菲特从这本书中学到了科学系统地分析股票市场的方法,以及两个非常最要的投资理念“烟蒂”和“资产配置的艺术。”
烟蒂理论:
烟蒂,字面讲就是香烟吸到最后,剩下的那个小烟头,页俗称烟屁股。在格雷厄姆看来,便宜又不受宠的股票,就像是被随手丢在地上,被碾碎的烟蒂一样,这些都是别人看来有些肮脏的垃圾,但是格雷厄姆非常擅长找到这些烟蒂,并且点燃它们,然后慢慢吸上一口,榨取最后一点价值。
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轻易地找到烟蒂。因为大量的烟蒂都是肮脏的垃圾啊,只有很少的烟蒂值得投资。为此,格雷厄姆研究了一整套投资烟蒂公司的方法,其中的一个核心关键点就是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任何一家企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资产,当然也有负债,当卖掉所有的资产并支付债务后,如何还有剩余,那么就是股东权益,也叫净资产。
格雷厄姆的逻辑是,这些公司尽管处于低迷甚至亏损的状态,很有可能是因为外部环境所导致的,一旦环境好转,股票价格就会上涨,那么冬天买便宜的股票,就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而且,就算最差的结果,破产清算出现,也能赚一笔。所以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就是在资本市场寻找那些价格低迷,无人问津的股票,然后从这些股票里寻找出公司实际价值大于股票价值的烟蒂公司进行投资。
格雷厄姆提醒:安全投资,除了要考虑净资产大于入手时的成本之外,还需要留出足够的出错空间。很有可能一个分析师对股票价值的分析全部正确,这个股票的确被低估,但是市场很复杂,股票的价值有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大大低于实际价值,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公司的净资产也有可能会不断减少。所以,即使你入手的时候,这笔投资是稳赚不赔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很有可能你你也会被深深地陷进去。所以,投资一个烟蒂公司,除了要像侦探一样估算公司真实价值,还需要留足出错空间。
因此,烟蒂理论的核心是评估公司的真实价值,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还要留出足够的出错空间。
巴菲特很好的实践了烟蒂投资理论。在他早年投资岁月里,大部分公司的股票都价格便宜,他就像弯腰捡无人问津的烟蒂一样,把股票一把一把地积攒在一起。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烟蒂都在日后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78岁的巴菲特仿佛就像回到了几十年前,在满目疮痍的股票市场上仔细地寻找着符合自己要求的烟蒂。
资产配置的艺术:
格雷厄姆还教会一招,资产配置的艺术。要把钱放在能获得最高回报的地方,怎么做?格雷厄姆的手法就是用从一项生意赚来的钱去购买利润更丰厚的另一项生意,这样就不会受到投资周期的影响,一直能找到赚钱的奶牛。即投资要多元化,企业也要多元化经营。
巴菲特最开始买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时候,它还是一家纺织厂,是一个日薄西山的传统行业。巴菲特在此后的时间里,不断地为它注入新的、赚钱的资产,它已经成为一家拥有股票、债券和大量现金的超级投资帝国。它旗下拥有的数个保险公司覆盖了整个保险产业,它还拥有包括美国运通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联邦快递、华盛顿邮报、糖果公司等等诸多优质公司的股份。你没有办法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划分到任何一种公司类型里。有人开玩笑,伯克希尔哈撒韦靠生产钱成为世界最知名的企业。
有人算过,如果你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成立的时候投入1万美金给巴菲特,那么到今天你将获得超过2亿美金的税后收入。因为它已经从10美元涨到今天的26万美元一股。
第三位:巴菲特事业搭档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一起合伙打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帝国。两人在1959年的一次午餐活动上认识,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很好的朋友。芒格给巴菲特带来了很多新的投资理念,也帮助巴菲特完善了投资哲学。比如芒格的“鞋扣理论”,给了巴菲特很深的启发。
鞋扣理论:
所谓鞋扣,就是过去老式皮鞋上的金属扣子,可以固定携带的小玩意儿。芒格父亲的一位朋友,计划在鞋扣市场囤积居奇。因为鞋扣市场非常小,所以这个人最后占据了整个鞋扣市场,也因此沾沾自喜,垄断鞋扣市场让他感觉良好,自认为是各个方面的全能专家,对所有事情都高谈阔论、指手画脚。芒格认为这个方式是大错特错,因为他始终相信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应该保持谨慎,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鞋扣的受害者。
受到芒格鞋扣理论的影响,巴菲特为自己圈定了一个能力范围,他总结自己只能做好能力范围之内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钱,第二件事情是投资,第三件事情是自己的生活。所以巴菲特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坚决不投。因此,他拒绝投资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因为他对IT行业不了解。
巴菲特通过投资烟蒂公司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但是格雷厄姆的烟蒂理论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
芒格在采用烟蒂原则寻找投资机会时,他的寻找标准不一样,他喜欢做大生意,他不满足于只盯着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考察公司,他认为这些研究报告只能反映公司的部分问题,他更关注公司的无形资产方面的内容:它的经营管理水平、品牌的持久性、商业模式、行业前景等。
因此,芒格的投资策略为巴菲特打开了思路,也让巴菲特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巴菲特后来总结:以合理的价格买一个好公司要远远胜过以一个好价格买一个合理的公司,也就是说以贵一点的价格买一个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经营者具有良好口碑、有信誉的公司,远比以便宜的价格买一个各方面都有暇疵的公司要划算。
从这之后,巴菲特开始逐步脱离自己投资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用尽可能少的钱购买尽可能便宜的股票,抛弃了“买入就是为了卖出”短期投机策略。他开始进入自己投资生涯的成熟期:更多关注公司的商业模式、未来发展、管理层的水平等更为抽象的问题。从这个时候,巴菲特开始逐步形成长期投资的“价值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