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姿妙
今天内容是 如何让孩子真实感知父母爱的第一个R-Rhythm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爱是一个心灵感受,不能用物质来代替。如何爱和被爱,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彼此都正确接收到爱的讯息,都是一门学问。就像“北大硕士控诉父母”事件,父母觉得自己提供了他们能做到的,可是孩子却说父母只是控制自己,并且患了心理疾病,与父母决裂。也就是说父母为孩子的付出,孩子没有产生安全感,没接受到“爱”。而在成长过程中被大人正确对待的孩子,这一生都充满了温暖和安全感,因为父母的爱与已同在。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轻易地去打扰或缩短时程。
所有有规律性的事物,都蕴涵特别的力量。有节奏感的规律生活可以给孩子安全感,让他们感受世界的一致性。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上学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多有多动症?其实很多生活习惯会有影响。孩子良好的习惯不会自动发展出来,需要大人协助养成。
睡眠是营造生活节奏的重大因素。一般建议学龄前儿童晚上6:30--8:00入睡,大人9:00-10:00(我这个夜猫子也需要调整)睡觉。现在有不少孩子都9点,10点睡觉,甚至我家有个亲戚的小孩,才5岁,每晚12点,1点睡觉,为什么呢?其实是父母自己舍不得睡觉,孩子为了多和父母一起,自然也晚睡了。孩子不是累了才睡,而且到点了就睡。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固定的上床模式为他养成习惯。比如,吃晚饭,玩半小时,洗澡,讲故事半小时,睡觉。
良好的睡眠能强化脑部功能,养成放松的特质,让孩子保持在最佳状态。而晚睡会让孩子长不高,还会诱发性早熟。
现在很多大人失眠,也是因为失去了睡眠规律引起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为孩子和自己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把握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