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报考硕士研究生的第7天,我参加了两次考研,第一次在北京,边工作边准备考研,第二次是辞职全心备考,但是都很遗憾。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他也考了两次,还要再战一次,然后等待结果,事不过三,假如考不上就不会再考了,我本来也是计划再考一次,但是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我真的无力再去考了,也许以后会,也许以后不会。
我很佩服那个朋友的勇气,三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很沉重的心路历程。我只能祝福他,给予他鼓励。
人生就像坐公交,有很多站,但是总是有终点站,我们也许只是到下一站而已。你在等待你的下一站或者是终点站时。你等待的这一班次,本来是你要去的下一站,你看人很多,太拥挤,你想再等下一班,也许下一班人没有那么多。但是没想到的事你久久等不到你的那一班车,你抓狂了,后悔了,早知道我就上第一班车了,不至于浪费了时间,错过了机会,更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迟到,也许这一班比上一班更拥挤,车来了,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马上抢占上去,发现真的比上一班更拥挤,因为错过了一次,所以那种错过的刻骨铭心还在脑海中久久荡漾,最后匆忙选择了一班比上一班更拥挤的车辆。
对于爱情和婚姻,我们好像还是以这种心理模式在寻找我们的下一站,就从柏拉图式的爱情讲起。柏拉图有一天向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颗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是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颗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的走,在途中要取一颗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经验,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颗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颗,好不容易看见一颗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有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我们对于工作总是千挑万选,嫌弃这样,嫌弃那样,我们没有沉静心来好好从第一步走起。我们总是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也就等于把失败推向了明天,导致在该奋斗的年龄一败涂地,荒废了光阴。我们以为最好的都是在最后,却发现在最后的是我们。
我们对于伴侣的挑选也是这样,总觉得不合心意,把没有感觉当成托词,从不给别人机会。让彼此了解,最后落单的也只是自己,就像柏拉图最后挑选的麦穗和树材一样。什么叫适合呢?我想是在有点感觉的前提下,给对方和自己机会,去相处,才知道适不适合,而不是靠自己的凭空想象。
也许我在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去全力以赴,但是都过去了,但是今日,我只能告诉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等待那一班管它拥不拥挤的班车一路前行。
下一站未必是终点站,终点站未必是结束,在人生的分水岭,是时候选择本该自己走的路,也许以前的路我不够努力,但是我现在已经醒悟,我要抓紧步伐去追赶比我在前头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